闽南课改参观考察报告
一、考察概况
3月3日—3月8日我市部分中小学校长,在市局黄二华副局长的带领下,来到我省首批课改实验区厦门等市县考察,考察团前后考察参观了厦门市、泉州市、南安市等三市,对三市部份中小学实施基础课程改革实验的情况进行广泛的学习和交流。考察团分中小两组进行活动,我们小学组共参观厦门松柏小学、泉州实小、南安第一实小等五所小学,共听了语、数、艺术、体育等课改观摩课8节,课改情况介绍5场,课改培训讲座1场。虽然考察学习只有短短的五天,但全体参观成员大开眼界,真切地感受到参观地群策群力、上下一心搞课改精神面貌和具体实施情况,感受颇深,受益匪浅。
二、收获与体会
通过一周的参观学习,听课、座谈、听讲座,使我们看到闽南地区省首批课改实验中小学,通过一年多的实验运作已经取是了令人满意的成效,课改工作已经步入良性循环和运作轨道。为什么他们在这样短短的时间课改工作就能取得如此好的成效,笔者认为有如下几个方面的成功经验:
1、领导重视:课改成功与否,关键在领导,课改不仅是教育部门的事,应当是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共同的事业,象南安市那样,市委常委专题研究课改,上下一心,市局领导挂校抓,校级领导挂班抓,层层建立课改领导与管理机构,层层抓督导,校校抓落实。广泛宣传发动,形成学校、社会、家庭讲课改、让课改良好氛围。
2、抓好课改培训是抓好课改工作的前提。象南安市那样,建立以进修学校为龙头,以校本培训为重点的培训运作机构,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扎实抓好通识培训,抓好基地带动全面,发挥基地的带头辐射作用,采取“纵横联系”的方式,与知名课改专家联系,请他举行专题讲座,努力发挥本市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扎实推进课改培训工作,形成上下联动,双管齐下(进修学校与学校)模式。
3、抓课改实验教学研究是课改工作重点。学校课改研究的立足点必须放在教学和课改实验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着眼点必须放在与实际的结合上;切入点必须放在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上的转变上;生长点必须放在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自我提升上,努力实现“三个转移”(管理人员、教师角色的转移,学校工作重点转移,教学研究目标的转移),形成“教学反思,同伴互助,专家引领”的教研模式。
4、抓好新课程课程教学管理指导是课改工作的落脚点,也是课教工作的中心环节。首先要抓好教师理念的更新,抓好“三改”和“三以”(改变教师单纯传授知识方式,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改变教学评价方法;以学定教,以生为主,以生为先),再是实行“五个一”的新课程课堂教学管理,即教师每周做一次教后记,提出一个典型个案,每期上一节校级以上的研讨课,建立一个班级学生成长档案,每周提出一个要探讨的问题。
5、改革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方式也是推进课改的一项非常重要工作,只有建立有利于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水平不断提升的评价机制,才能达到课改的根本目的。
6、建立保障机制是课改实验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一是要有适合课改工作政策,以及与此相关的课改教学、研究督查等制度。二是要有一定的经济和教学条件做保证,逐步实现教育的现代化。三是要获得社会的认可。
三、反思与建议
根据我市及本校课改工作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扎实推进我市及本校课改工作。
我市今年秋季小学一年级就实施新课标新教材教学,仅仅只下不足半年的时间,时间紧,任务重,课改工作市局是重视的,实施方案已出台,组织机构健全,方向明确,步骤清晰,但学校的课改实验方案完成还没有几所。市局课改督查机制尚未启动,进修课改培训和校本培训发展也不平衡。不少学校还处在等待观望状况,对此一是加大课改宣传力度,全体教师立即行动起来,召开教师、学生、家长有关动员大会,扩大宣传层面,使课改工作家喻户晓;二是各个学校要根据本校实际,迅速制定严密、科学的课改实验方案并付诸实施;三是实现学校管理工作重点的转移,学校党政工领导要把工作的重心转移到课改工作上来,建立一系列课改、教学、教研制度;四是迅速启动两级课改培训(进校培训、校长培训),做到每周培训工作定时、定人、定内容;五是迅速启动各级领导挂校督查工作,以保证各校课改培训工作扎实有效地推进;六是建立市局、进校、学校三级“专家联系”制度,多请一些省级以上的知名课改专家到我市举行专题讲座,并实行“专家引导、资源共享”的机制,以增强课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七是要建立课改工作的保障机制,建立有利于实施课改工作的学校、教师、学生的评价方法,进一步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逐步完备教学设施,保证课改教研、培训所需的必要经费。(以上建议仅供参考)
我相信只要我们在市局的正确领导下,群策群力,上下一心,我市的课改工作就一定会取得预期的效果。
一、考察概况
3月3日—3月8日我市部分中小学校长,在市局黄二华副局长的带领下,来到我省首批课改实验区厦门等市县考察,考察团前后考察参观了厦门市、泉州市、南安市等三市,对三市部份中小学实施基础课程改革实验的情况进行广泛的学习和交流。考察团分中小两组进行活动,我们小学组共参观厦门松柏小学、泉州实小、南安第一实小等五所小学,共听了语、数、艺术、体育等课改观摩课8节,课改情况介绍5场,课改培训讲座1场。虽然考察学习只有短短的五天,但全体参观成员大开眼界,真切地感受到参观地群策群力、上下一心搞课改精神面貌和具体实施情况,感受颇深,受益匪浅。
二、收获与体会
通过一周的参观学习,听课、座谈、听讲座,使我们看到闽南地区省首批课改实验中小学,通过一年多的实验运作已经取是了令人满意的成效,课改工作已经步入良性循环和运作轨道。为什么他们在这样短短的时间课改工作就能取得如此好的成效,笔者认为有如下几个方面的成功经验:
1、领导重视:课改成功与否,关键在领导,课改不仅是教育部门的事,应当是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共同的事业,象南安市那样,市委常委专题研究课改,上下一心,市局领导挂校抓,校级领导挂班抓,层层建立课改领导与管理机构,层层抓督导,校校抓落实。广泛宣传发动,形成学校、社会、家庭讲课改、让课改良好氛围。
2、抓好课改培训是抓好课改工作的前提。象南安市那样,建立以进修学校为龙头,以校本培训为重点的培训运作机构,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扎实抓好通识培训,抓好基地带动全面,发挥基地的带头辐射作用,采取“纵横联系”的方式,与知名课改专家联系,请他举行专题讲座,努力发挥本市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扎实推进课改培训工作,形成上下联动,双管齐下(进修学校与学校)模式。
3、抓课改实验教学研究是课改工作重点。学校课改研究的立足点必须放在教学和课改实验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着眼点必须放在与实际的结合上;切入点必须放在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上的转变上;生长点必须放在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自我提升上,努力实现“三个转移”(管理人员、教师角色的转移,学校工作重点转移,教学研究目标的转移),形成“教学反思,同伴互助,专家引领”的教研模式。
4、抓好新课程课程教学管理指导是课改工作的落脚点,也是课教工作的中心环节。首先要抓好教师理念的更新,抓好“三改”和“三以”(改变教师单纯传授知识方式,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改变教学评价方法;以学定教,以生为主,以生为先),再是实行“五个一”的新课程课堂教学管理,即教师每周做一次教后记,提出一个典型个案,每期上一节校级以上的研讨课,建立一个班级学生成长档案,每周提出一个要探讨的问题。
5、改革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方式也是推进课改的一项非常重要工作,只有建立有利于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水平不断提升的评价机制,才能达到课改的根本目的。
6、建立保障机制是课改实验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一是要有适合课改工作政策,以及与此相关的课改教学、研究督查等制度。二是要有一定的经济和教学条件做保证,逐步实现教育的现代化。三是要获得社会的认可。
三、反思与建议
根据我市及本校课改工作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扎实推进我市及本校课改工作。
我市今年秋季小学一年级就实施新课标新教材教学,仅仅只下不足半年的时间,时间紧,任务重,课改工作市局是重视的,实施方案已出台,组织机构健全,方向明确,步骤清晰,但学校的课改实验方案完成还没有几所。市局课改督查机制尚未启动,进修课改培训和校本培训发展也不平衡。不少学校还处在等待观望状况,对此一是加大课改宣传力度,全体教师立即行动起来,召开教师、学生、家长有关动员大会,扩大宣传层面,使课改工作家喻户晓;二是各个学校要根据本校实际,迅速制定严密、科学的课改实验方案并付诸实施;三是实现学校管理工作重点的转移,学校党政工领导要把工作的重心转移到课改工作上来,建立一系列课改、教学、教研制度;四是迅速启动两级课改培训(进校培训、校长培训),做到每周培训工作定时、定人、定内容;五是迅速启动各级领导挂校督查工作,以保证各校课改培训工作扎实有效地推进;六是建立市局、进校、学校三级“专家联系”制度,多请一些省级以上的知名课改专家到我市举行专题讲座,并实行“专家引导、资源共享”的机制,以增强课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七是要建立课改工作的保障机制,建立有利于实施课改工作的学校、教师、学生的评价方法,进一步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逐步完备教学设施,保证课改教研、培训所需的必要经费。(以上建议仅供参考)
我相信只要我们在市局的正确领导下,群策群力,上下一心,我市的课改工作就一定会取得预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