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江苏南京、扬州、洋思教育考察报告
2005年3月27---3月31日,在教研室李主任、王科长的带领下,全区中学分管教学的副校长、各学科骨干教师一行40余人赴江苏省南京十二中、扬州梅岭中学、扬州中学、洋思中学进行为期5天的考察学习,所到学校无不如沐春风,扑面而来的是江苏教育的厚重、严谨与活力。我们通过听课、评课、听校长作报告、看校园管理等形式获得了江苏考察的第一手资料,被这几所学校“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灵活、扎实的课堂教学、较高的教育教学质量所感动。每到一处学校都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使我们在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的认识上都得到了升华。下面我就这次学习考察情况,谈一下体会
南京十二中
南京十二中初中部建校六年来,以“人人成功,各得其所”的办学理念,无论校园文化还是教育教学质量均有大幅度提高,连续多年中考成绩位居下关区前茅,2003年中考有180人达省重点资格线,而且有60人进入南京四大名校(金陵、南师、一中、29中);2004年中考又上新台阶,中考六大学课有五门学科均分位于全区第一。
主要经验:
(1) 化困难为资源,变思路为出路。邓可清校长在为难之机,顺利解决学校面临的十大难题,探索制定“安全、净、静、敬、进”的学校常规管理的基本要求。
(2) 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者的沟通平台。
(3) 以“日有所进,日有所为,尽力而为,力所能及”激励师生,改进教法和学法,形成教与学的合力,改进教法,坚持科学教法和学法的结合是课堂教学改革研究的永恒主题,导学案应运而生。
(4) 建立学校爱心班,引起社会轰动。爱心班43名学生,其中38名升入重点中学,个个品学兼优;在学生管理上始终坚持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管理理念。
(5)课改送机遇乘势而上,德育回课堂文道育新人。行为规范的训练是德育工作的基础,将育人工作归源于行为规范的训练。
扬州市梅岭中学
扬州市梅岭中学创建于1988年,学校遵循“尊重人、发展人、完善人”的办学宗旨,在教育上坚持“低起点、小坡度”的原则,致力于培养学生在行为习惯上的“与众不同”,努力实施“从文明到文雅”的过渡;在教学上以“高质量、轻负担”为目标,以“高起点、快节奏”为特征,致力于培养学生在学习习惯上的自主意识和终身教育所必须的良好思维品质及学习方法。学校形成了“校风正、教风严、学风实”的良好育人氛围。
主要经验:
(1)课程改革的关键问题是观念的更新问题。
更新“知识中心”的课程观,确立“能力中心”的课程观,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更新“教师中心”的教学观,确立“学生中心”的教学观,以解决“怎么教”的问题;
更新“考分至上”的评价观,确立“综合发展”的评价观,以解决“教得怎样”的问题。
(2)创建课堂教学的“三变四结合”模式。
将“备教材”、“备学生”、“用学生的眼光看教材”三者结合起来,以充分体现学生主体。
将“讲清重点”、“启发思维”、“教给学法”三者结合起来,以充分体现教师主导。
将“以听为主”、“以练为主”“师声互动”三者结合起来,以充分体现有效学习。
将“顺次作业”、“精选布置”“分层要求”三者结合起来,以体现实事求是减轻负担。
泰兴市洋思中学
洋思中学的办学堪称中国农村教育的奇迹,以“没有教不好的学生”为办学理念,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学好,改革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以三个“三流”创造了一个“一流”,以严明的责任、科学的管理,开拓了素质教育的探索之路。
主要经验:
(1) 坚强的信念:“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在洋思这句话不仅仅是写在墙上,而是印在了校长的心里,老师的心里,甚至已深深印在了每一个学生的心里。他们的常用语是“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要求是:“让每一位家长满意”。他们所做的一切无不体现着“面向全体”、“从最后一名抓起”。具有先进教育理念的蔡林森校长说得好:“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是人民,推动洋思发展的动力是家长,学校的产品是合格的学生,用户是家长和社会,教师一届学生未教好还有下一届,而家长只有一个孩子,把孩子交给你就希望你百分之百的成功,所以我们必须教好每一个学生”。在洋思校园里,最引人注目的标语是:“没有教不好的学生”、“使每个学生合格”、“让每一位家长满意”,这些话是洋思人经过多年艰苦奋斗迸发出的心声,是信念、是承诺、是行动、是对数千名学子的鼓舞,也是与众不同的洋思人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的真实体现。
(2)创新的教学模式:“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这是洋思创立的一种教学模式,洋思人不仅长期坚持下来了,而且不断进行完善和发展,这种模式看似简单,有效运用不易,长期坚持更不易。它体现了一种前瞻性的教育思想。其实质是:课堂教学过程中都让学生先自学、探索、实践,而教师当“向导”、“路标”,起“引路”、“架桥”的作用。教师从在课堂上“满堂灌”的第一线退到第二线为学生在自学、思考、讨论、答疑中当“参谋”和“顾问”。“后教”就是学生在先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巡视准确掌握学习情况,启发学生交流,解决“先学”中的问题,达到“兵教兵”的目的。“当堂训练”就是达标检测,让学生在课堂上独立地、快节奏地完成作业。在洋思的课堂上,学生活动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不仅仅是学“会”,而是逐步养成了会学,再辅以“堂堂清、天天清、周周清”的有效实施,洋思教学质量何以得不到充分的提高。
(3)管理的不断创新:“用责任制治校”。
洋思现在56个班3700多名学生,2700多学生住校,管理是一件大事。“用责任制治校”是他们的重要手段。班级多了,住宿生多了,洋思人对管理体制进行创新,设立了分校制,搞了“校中校”的特色,引入竞争机制。把每个年级分为两个分校设六个分校校长,六个分校副校长,由他们负责管理分校的一切常规,同时六个分校进行竞争。分阶段评选“最佳分校”,予以表彰奖励。总校校长们分别蹲点一个年级,管理一个班级,随时指导协助分校校长工作,这种小集团管理效应立即显现出来,在突增20个班级50多名教师的情况下,学校如期开学,各项工作十分稳定。校园竞争日趋激烈,分校间的校长在比,教师在比,学生在比,比活动中分校的得奖多,比一日常规扣分少,比进步学生多,比工作拖拉马虎现象少。责任制更加明确,管理严、细、实到位,各项工作落实快、效果好、起色大。用蔡校长的话说:“用责任制治校,把‘包’字请来了,教师积极调动起来,工作就上去了。”
(4)学生自学能减轻他们的课下负担 。
多年来我们就提出要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这种负担主要是课外作业。洋思中学1983年开始搞教学改革,首先是从当堂布置作业开始的,要求老师当堂布置当堂批改,课后不留作业。并且规定每堂课的作业时间不能少于20分钟。这样就逼着教师少讲。一开始学生自学中遇到问题是由老师解决,到后来则由老师引导学生讨论来解决。每堂课都是自习课,教师只讲4分钟。另外,每堂课的作业练习就是考试,这样有利于学生处于紧张的学习状态,也培养了学生的考试能力。学生在课堂上紧张地学习,课后轻松,没有作业,可以更好地发展自己的爱好特长,培养各方面的素质。
学习体会:
(1)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
所参观学习的几处学校之所以有很高的教育教学水平,这与学校校长有着直接的关系,校长的思想就是学校的办学思想,就是学校的灵魂。正如南京十二中邓可清校长所讲:校长要唱三支歌《国际歌》没有救世主,只有靠自己;《爱的奉献》解决好各种特困生;《敢问路在何方》不断克服困难,开拓前进。
(2)积极转变教育观念,大胆进行课堂教学改革。
树立先进的教育观念,才有先进的教育行动。学校教育的困境都来自于旧的教育观念的束缚。学习洋思的真经,要从转变校长、教师的教育观念入手,我们农村学校要从提高民族素质的高度和素质教育的要求上来思考问题,研究工作,要从培养数以亿计的劳动者的目标出发,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确立“尊重主体、面向全体”的教育理念,实现教育思想的转变。
我们农村学校也应认认真真学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要理解其本质,把握其精髓,结合我们学生的特点,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实践教学都要认真领会好这八个字的要领。要下决心解决“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学会”,让学生“会学”都是我们的责任。尤其要在培养学生“会学”、“会做”上下功夫。
(3)塑造坚强有力的教师队伍,狠抓青年教师的培养,
我们常说:管理是学校的生命线。参观的每一处学校,给我们的普遍印象就是学校管理的科学化和实效化。例如,在南京十二中,校长和中层干部,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抓理念先行,参加各学科组备课,年级组、教研组的具体管理,带头当班主任。组织教师的学习培训,把教师的教学观念统一到新课程思想和学校的教育宗旨上来。洋思中学特别注重新分配教师的培养工作,据学校秦校长介绍:学校利用节假日,星期天对老师进行各种培训,来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一位刚毕业的新教师一个暑假听课能达到105节,短短几十天业务水平有了迅速的提高,怪不得省教育督导组检查,说这位老师的教龄至少有五年。
(4)建立竞争机制,强化责任意识。
洋思中学有一套完善的管理体制,使得学校处处有竞争,人人有危机,我们学习洋思,就要借鉴洋思的经验做法,研究建立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有效机制,还要重抓落实到位,要营造优胜劣汰的竞争氛围,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员工的积极性。真正落实了竞争机制,我们的工作开展就有成效了,学校就会发展。
(5)坚持走学习、借鉴、创新之路。
洋思中学是全省素质教育的典范,参观学习不是走形式、要真学,要学观念、学精神、学实质,要见诸于行动。要敢于与洋思比教育理念新,比教学方法好,比常规工作管理到位,比多年来学校的发展,比教师培养,比学生素质,只有敢于比,才能看出差距和问题,才能真学,才能促学,才能推动学的效果。学则思变,学则思改,学则思进。学洋思,我们的教育理念就有新突破;学洋思,我们的管理工作就有新思路;学洋思,我们的课堂教学、教育科研就会有所创新。
总之,本次外出学习感触深、收获大,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把教育作为事业,而事业的责任在于奉献。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不断学习,努力创新,完善自己,把学校工作做的更好。
2005年3月27---3月31日,在教研室李主任、王科长的带领下,全区中学分管教学的副校长、各学科骨干教师一行40余人赴江苏省南京十二中、扬州梅岭中学、扬州中学、洋思中学进行为期5天的考察学习,所到学校无不如沐春风,扑面而来的是江苏教育的厚重、严谨与活力。我们通过听课、评课、听校长作报告、看校园管理等形式获得了江苏考察的第一手资料,被这几所学校“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灵活、扎实的课堂教学、较高的教育教学质量所感动。每到一处学校都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使我们在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的认识上都得到了升华。下面我就这次学习考察情况,谈一下体会
南京十二中
南京十二中初中部建校六年来,以“人人成功,各得其所”的办学理念,无论校园文化还是教育教学质量均有大幅度提高,连续多年中考成绩位居下关区前茅,2003年中考有180人达省重点资格线,而且有60人进入南京四大名校(金陵、南师、一中、29中);2004年中考又上新台阶,中考六大学课有五门学科均分位于全区第一。
主要经验:
(1) 化困难为资源,变思路为出路。邓可清校长在为难之机,顺利解决学校面临的十大难题,探索制定“安全、净、静、敬、进”的学校常规管理的基本要求。
(2) 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者的沟通平台。
(3) 以“日有所进,日有所为,尽力而为,力所能及”激励师生,改进教法和学法,形成教与学的合力,改进教法,坚持科学教法和学法的结合是课堂教学改革研究的永恒主题,导学案应运而生。
(4) 建立学校爱心班,引起社会轰动。爱心班43名学生,其中38名升入重点中学,个个品学兼优;在学生管理上始终坚持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管理理念。
(5)课改送机遇乘势而上,德育回课堂文道育新人。行为规范的训练是德育工作的基础,将育人工作归源于行为规范的训练。
扬州市梅岭中学
扬州市梅岭中学创建于1988年,学校遵循“尊重人、发展人、完善人”的办学宗旨,在教育上坚持“低起点、小坡度”的原则,致力于培养学生在行为习惯上的“与众不同”,努力实施“从文明到文雅”的过渡;在教学上以“高质量、轻负担”为目标,以“高起点、快节奏”为特征,致力于培养学生在学习习惯上的自主意识和终身教育所必须的良好思维品质及学习方法。学校形成了“校风正、教风严、学风实”的良好育人氛围。
主要经验:
(1)课程改革的关键问题是观念的更新问题。
更新“知识中心”的课程观,确立“能力中心”的课程观,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更新“教师中心”的教学观,确立“学生中心”的教学观,以解决“怎么教”的问题;
更新“考分至上”的评价观,确立“综合发展”的评价观,以解决“教得怎样”的问题。
(2)创建课堂教学的“三变四结合”模式。
将“备教材”、“备学生”、“用学生的眼光看教材”三者结合起来,以充分体现学生主体。
将“讲清重点”、“启发思维”、“教给学法”三者结合起来,以充分体现教师主导。
将“以听为主”、“以练为主”“师声互动”三者结合起来,以充分体现有效学习。
将“顺次作业”、“精选布置”“分层要求”三者结合起来,以体现实事求是减轻负担。
泰兴市洋思中学
洋思中学的办学堪称中国农村教育的奇迹,以“没有教不好的学生”为办学理念,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学好,改革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以三个“三流”创造了一个“一流”,以严明的责任、科学的管理,开拓了素质教育的探索之路。
主要经验:
(1) 坚强的信念:“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在洋思这句话不仅仅是写在墙上,而是印在了校长的心里,老师的心里,甚至已深深印在了每一个学生的心里。他们的常用语是“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要求是:“让每一位家长满意”。他们所做的一切无不体现着“面向全体”、“从最后一名抓起”。具有先进教育理念的蔡林森校长说得好:“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是人民,推动洋思发展的动力是家长,学校的产品是合格的学生,用户是家长和社会,教师一届学生未教好还有下一届,而家长只有一个孩子,把孩子交给你就希望你百分之百的成功,所以我们必须教好每一个学生”。在洋思校园里,最引人注目的标语是:“没有教不好的学生”、“使每个学生合格”、“让每一位家长满意”,这些话是洋思人经过多年艰苦奋斗迸发出的心声,是信念、是承诺、是行动、是对数千名学子的鼓舞,也是与众不同的洋思人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的真实体现。
(2)创新的教学模式:“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这是洋思创立的一种教学模式,洋思人不仅长期坚持下来了,而且不断进行完善和发展,这种模式看似简单,有效运用不易,长期坚持更不易。它体现了一种前瞻性的教育思想。其实质是:课堂教学过程中都让学生先自学、探索、实践,而教师当“向导”、“路标”,起“引路”、“架桥”的作用。教师从在课堂上“满堂灌”的第一线退到第二线为学生在自学、思考、讨论、答疑中当“参谋”和“顾问”。“后教”就是学生在先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巡视准确掌握学习情况,启发学生交流,解决“先学”中的问题,达到“兵教兵”的目的。“当堂训练”就是达标检测,让学生在课堂上独立地、快节奏地完成作业。在洋思的课堂上,学生活动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不仅仅是学“会”,而是逐步养成了会学,再辅以“堂堂清、天天清、周周清”的有效实施,洋思教学质量何以得不到充分的提高。
(3)管理的不断创新:“用责任制治校”。
洋思现在56个班3700多名学生,2700多学生住校,管理是一件大事。“用责任制治校”是他们的重要手段。班级多了,住宿生多了,洋思人对管理体制进行创新,设立了分校制,搞了“校中校”的特色,引入竞争机制。把每个年级分为两个分校设六个分校校长,六个分校副校长,由他们负责管理分校的一切常规,同时六个分校进行竞争。分阶段评选“最佳分校”,予以表彰奖励。总校校长们分别蹲点一个年级,管理一个班级,随时指导协助分校校长工作,这种小集团管理效应立即显现出来,在突增20个班级50多名教师的情况下,学校如期开学,各项工作十分稳定。校园竞争日趋激烈,分校间的校长在比,教师在比,学生在比,比活动中分校的得奖多,比一日常规扣分少,比进步学生多,比工作拖拉马虎现象少。责任制更加明确,管理严、细、实到位,各项工作落实快、效果好、起色大。用蔡校长的话说:“用责任制治校,把‘包’字请来了,教师积极调动起来,工作就上去了。”
(4)学生自学能减轻他们的课下负担 。
多年来我们就提出要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这种负担主要是课外作业。洋思中学1983年开始搞教学改革,首先是从当堂布置作业开始的,要求老师当堂布置当堂批改,课后不留作业。并且规定每堂课的作业时间不能少于20分钟。这样就逼着教师少讲。一开始学生自学中遇到问题是由老师解决,到后来则由老师引导学生讨论来解决。每堂课都是自习课,教师只讲4分钟。另外,每堂课的作业练习就是考试,这样有利于学生处于紧张的学习状态,也培养了学生的考试能力。学生在课堂上紧张地学习,课后轻松,没有作业,可以更好地发展自己的爱好特长,培养各方面的素质。
学习体会:
(1)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
所参观学习的几处学校之所以有很高的教育教学水平,这与学校校长有着直接的关系,校长的思想就是学校的办学思想,就是学校的灵魂。正如南京十二中邓可清校长所讲:校长要唱三支歌《国际歌》没有救世主,只有靠自己;《爱的奉献》解决好各种特困生;《敢问路在何方》不断克服困难,开拓前进。
(2)积极转变教育观念,大胆进行课堂教学改革。
树立先进的教育观念,才有先进的教育行动。学校教育的困境都来自于旧的教育观念的束缚。学习洋思的真经,要从转变校长、教师的教育观念入手,我们农村学校要从提高民族素质的高度和素质教育的要求上来思考问题,研究工作,要从培养数以亿计的劳动者的目标出发,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确立“尊重主体、面向全体”的教育理念,实现教育思想的转变。
我们农村学校也应认认真真学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要理解其本质,把握其精髓,结合我们学生的特点,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实践教学都要认真领会好这八个字的要领。要下决心解决“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学会”,让学生“会学”都是我们的责任。尤其要在培养学生“会学”、“会做”上下功夫。
(3)塑造坚强有力的教师队伍,狠抓青年教师的培养,
我们常说:管理是学校的生命线。参观的每一处学校,给我们的普遍印象就是学校管理的科学化和实效化。例如,在南京十二中,校长和中层干部,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抓理念先行,参加各学科组备课,年级组、教研组的具体管理,带头当班主任。组织教师的学习培训,把教师的教学观念统一到新课程思想和学校的教育宗旨上来。洋思中学特别注重新分配教师的培养工作,据学校秦校长介绍:学校利用节假日,星期天对老师进行各种培训,来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一位刚毕业的新教师一个暑假听课能达到105节,短短几十天业务水平有了迅速的提高,怪不得省教育督导组检查,说这位老师的教龄至少有五年。
(4)建立竞争机制,强化责任意识。
洋思中学有一套完善的管理体制,使得学校处处有竞争,人人有危机,我们学习洋思,就要借鉴洋思的经验做法,研究建立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有效机制,还要重抓落实到位,要营造优胜劣汰的竞争氛围,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员工的积极性。真正落实了竞争机制,我们的工作开展就有成效了,学校就会发展。
(5)坚持走学习、借鉴、创新之路。
洋思中学是全省素质教育的典范,参观学习不是走形式、要真学,要学观念、学精神、学实质,要见诸于行动。要敢于与洋思比教育理念新,比教学方法好,比常规工作管理到位,比多年来学校的发展,比教师培养,比学生素质,只有敢于比,才能看出差距和问题,才能真学,才能促学,才能推动学的效果。学则思变,学则思改,学则思进。学洋思,我们的教育理念就有新突破;学洋思,我们的管理工作就有新思路;学洋思,我们的课堂教学、教育科研就会有所创新。
总之,本次外出学习感触深、收获大,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把教育作为事业,而事业的责任在于奉献。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不断学习,努力创新,完善自己,把学校工作做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