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搞好“如何加快曹县(青岛)工业园区建设”研究课题,县工业园区组织专门班子先后3次召开园区、企业和行政村负责人参加的座谈会,就加快园区建设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研,同时,向有关单位征求意见、建议12条。现将关于加快曹县(青岛)工业园区建设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园区发展现状
(一)园区起步区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一定成效
截至2012年底,完成基础设施总投资7477万元。其中,硬化道路10条,实际通车里程31公里;建设通讯管道6.4公里;铺设供水管道400米、排水管道1000米;栽植路旁绿化树木580棵;安装路灯110盏;架设高压线路10公里;建设桥梁8座、涵洞15座;建设标准厂房8万平方米。
(二)园区项目建设有了一定进展
截至2012年底,园区内企业34家,在建25家、投产9家,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6亿元,累计完成税收1012万元,涉及纺织、食品加工、木材加工、化工、机械制造等领域,其中,青岛入园项目16家,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450万元。
(三)园区管理体制初步确立
2012年初,园区管理体制初步确立,成立了园区党工委、管委会,下设办公室、招商局、规划局、财政局,园区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辖20个行政村,园区党工委、管委会代表县委、县政府对行政村实行属地管理,对企业实行封闭管理。同时,成立了园区派出所。
回顾园区的建设发展,有以下经验体会:
一、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
县委、县政府做出了“举全县之力发展园区”的战略决策,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园区工作。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指挥长、县长为副指挥长的园区建设指挥部,同时,将园区建设的各项任务量化分解到各相关单位和部门,掀起了举全县之力建设园区的高潮,有力地促进了园区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青岛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
青岛市委、市政府将人才、资金、技术、项目等目标责任分解到各区市政府和市直有关部门,采取12区市对园区实行包片开发等方式,取得了明显成效。截止2012年底,共帮扶资金3536万元,落地入园项目16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450万元,实现利税200万元。
三、县直部门密切配合
县直各有关部门,站在振兴曹县的高度,服从大局,全力以赴支持园区建设。县交通局、公路局、水务局、供电公司和网通公司,多方筹资开展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县国土资源局、建设局、建工局积极协助园区做好土地征用、附属物清点、规划建设、工程招标等工作;县行政服务中心、工商局、发展局、环保局上门为园区企业提供高效服务,及时完成了20家入园项目的注册、立项、环评等工作。
四、园区全体干部顽强拼搏
园区工作人员面对任务重、困难多,人员少的局面,一人当作三人用,一天当作三天干。去年,共为道路和项目建设征地2200亩,拆迁房屋17户,迁移坟墓948座,清理树木8.1万棵,兑付补偿金600余万元;帮助客商办理项目立项、土地征用、工商注册等手续50余份,帮助客商解决临时住宿、资金贷款等困难20余件;对扰乱企业正常施工和生产的强买强卖、强装强卸行为给予了重点打击,为入园项目创建了良好的生产经营环境,确保了20余个项目顺利落户园区。
二、存在问题
(一) 园区缺少高标准总体规划
由于缺少一整套高标准园区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目前,园区起步区内80%的道路无法定位、所有管网没有规划设计,园区建设缺乏明确长远目标。
(二)园区基础设施严重滞后
由于缺乏建设资金,目前,园区仅建设10条道路,供排水、弱电管沟(通讯、有线电视等)、绿化、亮化等基础设施基本没有或做得很少,如:路灯只是立设了灯杆,电缆至今未埋设。特别是排水系统建设的滞后,严重影响了项目进入和投产企业的正常生产运营,如:2012年,由于雨水较大,排水管道没有配套,造成企业排水不畅,影响了部分企业的正常生产和施工。
(三)入园项目规模小、投资强度低
1、入园项目规模小。截至2012年底,园区共有企业34家,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6亿元,平均投资规模1059万元,其中,规模最大的正和车辆固定资产投资1.6亿元,规模最小的奇源木业固定资产投资仅500万元。
2、入园项目投资强度低。入园项目普遍存在投资强度较低的现象,如:青岛16家企业,固定资产总投资4.4亿元,总占地面积786亩,平均投资强度仅为56.06万元/亩。
(四)园区管理体制不健全
1、财政体制未独立。园区未建立独立的财政体制,使很多工作难以开展,如:园区工作人员工资不能及时发放、正常办公经费没保障,影响了工作的正常开展;园区与县财政存在往来借款,也给以后的工作造成遗留问题,等等。
2、派出机构未设置。与园区建设相关的县直部门还没有在园区设立派出机构,不能及时有效地为企业搞好服务,如:土地证、规划许可证等手续办理,由于缺少派出机构,影响了工作效率。
3、园区人员力量薄弱。目前,园区现有工作人员仅32人, 除了完成相当于一个乡镇工作任务的同时,还要做好环境服务、招商引资和项目落地等各项工作,每天加班加点,没有星期天和节假日,一个人顶三个人干,一天当作三天用。尽管如此,有些工作仍不能很好的完成任务,工作量是每个乡镇和县直部门无法相比的。
(五)园区软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
1、群众认识不到位。部分群众对土地依赖性较强,在征地、拆迁等方面不能积极配合,阻力非常大。
2、服务企业意识不到位。尽管园区的总体服务水平较好,但因园区工作人员较少,存在着工作效率低、服务企业不到位的现象,园区工作人员服务企业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
3、治安环境还不够好。存在农村综合治理基础工作薄弱, 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认识不足,企业安全防范意识差、时有盗窃案件发生,安全生产形势不容乐观等问题。
三、对策建议
通过赴苏北参观学习,园区一班人深受鼓舞,同时,深感压力巨大。对此,园区先后召开了一系列会议,进行了认真分析研究,制定出了新的工作目标和“12345”总体工作思路,提出了“服务、苦干、创新、争先”的八字园区工作精神,决心顽强拼搏,开拓进取,全面实现园区建设新突破。
“xxx”工作目标:一年扎框架,二年成规模,三年上档次,四年大发展,五年再造一个新城区。
2012年工作目标:力争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入3亿元,园区自身招商3亿元,力争落地项目50个,确保完成总投入20亿元 。
2012年总体工作思路:搞好一个规划,健全两个体制,实现三大突破,做好四项工作,强化五项措施。
(一)搞好一个规划,高标准建设园区
按照新城区建设的总体思路,高起点、高标准搞好园区30平方公里总体发展规划,与城区发展规划搞好衔接。规划突出“一线、两片、八区”的总体思路。“一线”指以青岛大道为园区主干线,打造成园区景观大道、精品大道;“两片”指青岛大道东、西两片,东片为行政商住区,西片为工业聚集区。“八区”为行政服务、商贸中心、文教卫生、生活居住、食品加工、木材加工、纺织服装、综合加工等八大功能区域。
(二)健全两个体制,提高园区服务水平
1、健全服务管理体制。尽快在园区内设立县国税、地税、土管、城建、工商、劳动、电业等部门的派出机构,抽调分管业务的负责人和精干工作人员,进驻园区统一办公,由园区统一指挥、调度,为园区企业提供全程、高效、快捷、优质服务。
2、健全园区财政体制。尽快建立独立的园区财政体制,增加园区建设发展后劲,促进园区更快更好地发展;激发园区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增加园区财政收入,推动园区快速滚动发展。
(三)实现三大突破,大力推进园区建设
1、基础设施实现新突破。按照“大规划、大框架、大投入”的原则,大力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今年,通过争取省投资公司贷款、青岛帮扶资金、全县各部门大力支援、市场化运作、土地置换、建筑公司垫付、招商引资等渠道筹集基础设施建设资金3亿元。主要建设八横八纵16条道路,总长64公里,硬化面积95万平方米;修建桥梁17座;栽植绿化树木1.3万棵,绿化面积88万平方米。安装路灯4300盏。铺设路沿石82千米;设立道路标牌62个;打深水井8眼,铺设供水管道45千米,修建雨水管道89千米,修建污水管道45千米;修建弱电管道45千米,通讯、有线电视覆盖率达到100%;架设高压线路45千米;建设新城区行政服务中心;建设园区企业商务中心和大型标志性建筑;建设8万平方米标准厂房配套设施及生活区工程;完成园区内三干沟、曹北河、四级河网和白花河清淤工程等十大工程。通过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30平方公里路网,使12.9平方公里基本达到“七通一平”。建议县委、县政府继续向上级争取资金,举全县之力建设园区,努力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
2、项目建设实现新突破。 2012年,以招大商、上大项目为主,力争落地项目不少于50个,总投资不低于20亿元。一是园区要突出承接好青岛帮扶项目。对XX年开工建设的13个项目,上半年要全部竣工,年底全部投产运营。对今年入驻的项目积极搞好承接,在考察、办理各种手续、开工建设等方面做好工作,确保青岛项目快速落地;二是服务好乡镇和县直部门的入园项目。积极参与乡镇和县直部门入园项目,做好群众工作,及时提供建设用地;三是确保园区自身招商项目有个新的突破。通过转变招商方式,引入竞争激励机制,建立一支专业招商队伍,年内至少有8个项目落地,总投资3亿元。
3、软环境建设实现新突破。一是服务环境实现新突破。实行项目专人负责制、责任追究制、全程服务等一系列制度,确保服务热情、细致、周到,打造出园区崭新的服务形象。二是社会环境实现新突破。在园区广大群众中,开展“园区发展我致富,我与园区共兴衰”活动,严厉打击各种强装强卸现象,为企业提供良好社会环境。三是治安环境实现新突破。打造一支快速、高效的公安干警队伍,严厉打击各种扰企业行为和违法犯罪活动,创建“无黑恶势力、无各类霸头、无重大安全事故、无影响企业和园区发展的群体性事件”,实现企业“零投诉”的治安环境。
(四)做好四项工作,确保园区和谐发展
1、做好土地征用工作。今年园区预计道路和项目征地5000亩左右。及时兑付土地补偿金,在做好群众思想工作的同时,协调有关部门依法办理好土地征用手续。
2、做好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按照建设新农村的理念、模式搞好试点,进一步搞好整个园区的农村建设规划,解决好“空心村”问题,解决好违章建设问题。
3、搞好入园企业及建筑工地的管理。对现有入园企业扎口管理,不经园区管委会同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到企业检查和收费;园区管委会与入园企业及时沟通,加强服务;对建筑工地加强施工管理、安全检查工作。
4、搞好失地农民的保障工作。对失地农民做好调查、统计、登记、备案,争取县政府支持,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积极为失地农民寻找出路,免费培训,优先安排进入园区企业务工,学习外地经验,探索出一条“失地村”迁移的成功路子。
(五)强化五项措施,为园区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1、大力提高干部素质。在园区工作人员中,开展集中学习、短期培训、考核评比、述职点评等活动,提高园区工作人员自身素质,全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2、抓好干部作风转变。园区管委会出台了一整套的管理制度,将工作人员行为规范、工作规范纳入了制度化的管理轨道。针对园区艰巨繁重的任务,园区干部拿出“一当十”的工作干劲,提出了“苦干、实干、拼命干、血战2012年”口号,锻造一支敢打硬仗、勇打苦仗、善打胜仗的坚强干部队伍。
3、狠抓奖惩落实。根据园区XX年工作目标,园区各局室都将XX年工作量化、细化、责任到人。园区管委会将依据奖惩规定,真奖真罚,重奖重罚,确保各项任务的完成,建设一支注重实干的干部队伍。
4、引入竞争机制。对园区干部实行动态管理,建立能上能下的竞争机制,随时淘汰不胜任本职业务的工作人员。园区社会事业局,进行了人员的竞争上岗。园区招商局划分为招商一局、二局,招商工作也步入了竞争轨道,建立一支竞争向上的干部队伍。
5、抓好廉政建设。出台了廉政制度,园区干部不得利用职务之便索贿、受贿,不得随意接受企业宴请和馈赠;不得以任何理由截留、挪用应该下发到群众手中的资金;公开办事程序,树立一支良好形象的干部队伍。
一、园区发展现状
(一)园区起步区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一定成效
截至2012年底,完成基础设施总投资7477万元。其中,硬化道路10条,实际通车里程31公里;建设通讯管道6.4公里;铺设供水管道400米、排水管道1000米;栽植路旁绿化树木580棵;安装路灯110盏;架设高压线路10公里;建设桥梁8座、涵洞15座;建设标准厂房8万平方米。
(二)园区项目建设有了一定进展
截至2012年底,园区内企业34家,在建25家、投产9家,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6亿元,累计完成税收1012万元,涉及纺织、食品加工、木材加工、化工、机械制造等领域,其中,青岛入园项目16家,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450万元。
(三)园区管理体制初步确立
2012年初,园区管理体制初步确立,成立了园区党工委、管委会,下设办公室、招商局、规划局、财政局,园区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辖20个行政村,园区党工委、管委会代表县委、县政府对行政村实行属地管理,对企业实行封闭管理。同时,成立了园区派出所。
回顾园区的建设发展,有以下经验体会:
一、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
县委、县政府做出了“举全县之力发展园区”的战略决策,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园区工作。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指挥长、县长为副指挥长的园区建设指挥部,同时,将园区建设的各项任务量化分解到各相关单位和部门,掀起了举全县之力建设园区的高潮,有力地促进了园区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青岛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
青岛市委、市政府将人才、资金、技术、项目等目标责任分解到各区市政府和市直有关部门,采取12区市对园区实行包片开发等方式,取得了明显成效。截止2012年底,共帮扶资金3536万元,落地入园项目16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450万元,实现利税200万元。
三、县直部门密切配合
县直各有关部门,站在振兴曹县的高度,服从大局,全力以赴支持园区建设。县交通局、公路局、水务局、供电公司和网通公司,多方筹资开展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县国土资源局、建设局、建工局积极协助园区做好土地征用、附属物清点、规划建设、工程招标等工作;县行政服务中心、工商局、发展局、环保局上门为园区企业提供高效服务,及时完成了20家入园项目的注册、立项、环评等工作。
四、园区全体干部顽强拼搏
园区工作人员面对任务重、困难多,人员少的局面,一人当作三人用,一天当作三天干。去年,共为道路和项目建设征地2200亩,拆迁房屋17户,迁移坟墓948座,清理树木8.1万棵,兑付补偿金600余万元;帮助客商办理项目立项、土地征用、工商注册等手续50余份,帮助客商解决临时住宿、资金贷款等困难20余件;对扰乱企业正常施工和生产的强买强卖、强装强卸行为给予了重点打击,为入园项目创建了良好的生产经营环境,确保了20余个项目顺利落户园区。
二、存在问题
(一) 园区缺少高标准总体规划
由于缺少一整套高标准园区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目前,园区起步区内80%的道路无法定位、所有管网没有规划设计,园区建设缺乏明确长远目标。
(二)园区基础设施严重滞后
由于缺乏建设资金,目前,园区仅建设10条道路,供排水、弱电管沟(通讯、有线电视等)、绿化、亮化等基础设施基本没有或做得很少,如:路灯只是立设了灯杆,电缆至今未埋设。特别是排水系统建设的滞后,严重影响了项目进入和投产企业的正常生产运营,如:2012年,由于雨水较大,排水管道没有配套,造成企业排水不畅,影响了部分企业的正常生产和施工。
(三)入园项目规模小、投资强度低
1、入园项目规模小。截至2012年底,园区共有企业34家,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6亿元,平均投资规模1059万元,其中,规模最大的正和车辆固定资产投资1.6亿元,规模最小的奇源木业固定资产投资仅500万元。
2、入园项目投资强度低。入园项目普遍存在投资强度较低的现象,如:青岛16家企业,固定资产总投资4.4亿元,总占地面积786亩,平均投资强度仅为56.06万元/亩。
(四)园区管理体制不健全
1、财政体制未独立。园区未建立独立的财政体制,使很多工作难以开展,如:园区工作人员工资不能及时发放、正常办公经费没保障,影响了工作的正常开展;园区与县财政存在往来借款,也给以后的工作造成遗留问题,等等。
2、派出机构未设置。与园区建设相关的县直部门还没有在园区设立派出机构,不能及时有效地为企业搞好服务,如:土地证、规划许可证等手续办理,由于缺少派出机构,影响了工作效率。
3、园区人员力量薄弱。目前,园区现有工作人员仅32人, 除了完成相当于一个乡镇工作任务的同时,还要做好环境服务、招商引资和项目落地等各项工作,每天加班加点,没有星期天和节假日,一个人顶三个人干,一天当作三天用。尽管如此,有些工作仍不能很好的完成任务,工作量是每个乡镇和县直部门无法相比的。
(五)园区软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
1、群众认识不到位。部分群众对土地依赖性较强,在征地、拆迁等方面不能积极配合,阻力非常大。
2、服务企业意识不到位。尽管园区的总体服务水平较好,但因园区工作人员较少,存在着工作效率低、服务企业不到位的现象,园区工作人员服务企业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
3、治安环境还不够好。存在农村综合治理基础工作薄弱, 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认识不足,企业安全防范意识差、时有盗窃案件发生,安全生产形势不容乐观等问题。
三、对策建议
通过赴苏北参观学习,园区一班人深受鼓舞,同时,深感压力巨大。对此,园区先后召开了一系列会议,进行了认真分析研究,制定出了新的工作目标和“12345”总体工作思路,提出了“服务、苦干、创新、争先”的八字园区工作精神,决心顽强拼搏,开拓进取,全面实现园区建设新突破。
“xxx”工作目标:一年扎框架,二年成规模,三年上档次,四年大发展,五年再造一个新城区。
2012年工作目标:力争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入3亿元,园区自身招商3亿元,力争落地项目50个,确保完成总投入20亿元 。
2012年总体工作思路:搞好一个规划,健全两个体制,实现三大突破,做好四项工作,强化五项措施。
(一)搞好一个规划,高标准建设园区
按照新城区建设的总体思路,高起点、高标准搞好园区30平方公里总体发展规划,与城区发展规划搞好衔接。规划突出“一线、两片、八区”的总体思路。“一线”指以青岛大道为园区主干线,打造成园区景观大道、精品大道;“两片”指青岛大道东、西两片,东片为行政商住区,西片为工业聚集区。“八区”为行政服务、商贸中心、文教卫生、生活居住、食品加工、木材加工、纺织服装、综合加工等八大功能区域。
(二)健全两个体制,提高园区服务水平
1、健全服务管理体制。尽快在园区内设立县国税、地税、土管、城建、工商、劳动、电业等部门的派出机构,抽调分管业务的负责人和精干工作人员,进驻园区统一办公,由园区统一指挥、调度,为园区企业提供全程、高效、快捷、优质服务。
2、健全园区财政体制。尽快建立独立的园区财政体制,增加园区建设发展后劲,促进园区更快更好地发展;激发园区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增加园区财政收入,推动园区快速滚动发展。
(三)实现三大突破,大力推进园区建设
1、基础设施实现新突破。按照“大规划、大框架、大投入”的原则,大力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今年,通过争取省投资公司贷款、青岛帮扶资金、全县各部门大力支援、市场化运作、土地置换、建筑公司垫付、招商引资等渠道筹集基础设施建设资金3亿元。主要建设八横八纵16条道路,总长64公里,硬化面积95万平方米;修建桥梁17座;栽植绿化树木1.3万棵,绿化面积88万平方米。安装路灯4300盏。铺设路沿石82千米;设立道路标牌62个;打深水井8眼,铺设供水管道45千米,修建雨水管道89千米,修建污水管道45千米;修建弱电管道45千米,通讯、有线电视覆盖率达到100%;架设高压线路45千米;建设新城区行政服务中心;建设园区企业商务中心和大型标志性建筑;建设8万平方米标准厂房配套设施及生活区工程;完成园区内三干沟、曹北河、四级河网和白花河清淤工程等十大工程。通过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30平方公里路网,使12.9平方公里基本达到“七通一平”。建议县委、县政府继续向上级争取资金,举全县之力建设园区,努力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
2、项目建设实现新突破。 2012年,以招大商、上大项目为主,力争落地项目不少于50个,总投资不低于20亿元。一是园区要突出承接好青岛帮扶项目。对XX年开工建设的13个项目,上半年要全部竣工,年底全部投产运营。对今年入驻的项目积极搞好承接,在考察、办理各种手续、开工建设等方面做好工作,确保青岛项目快速落地;二是服务好乡镇和县直部门的入园项目。积极参与乡镇和县直部门入园项目,做好群众工作,及时提供建设用地;三是确保园区自身招商项目有个新的突破。通过转变招商方式,引入竞争激励机制,建立一支专业招商队伍,年内至少有8个项目落地,总投资3亿元。
3、软环境建设实现新突破。一是服务环境实现新突破。实行项目专人负责制、责任追究制、全程服务等一系列制度,确保服务热情、细致、周到,打造出园区崭新的服务形象。二是社会环境实现新突破。在园区广大群众中,开展“园区发展我致富,我与园区共兴衰”活动,严厉打击各种强装强卸现象,为企业提供良好社会环境。三是治安环境实现新突破。打造一支快速、高效的公安干警队伍,严厉打击各种扰企业行为和违法犯罪活动,创建“无黑恶势力、无各类霸头、无重大安全事故、无影响企业和园区发展的群体性事件”,实现企业“零投诉”的治安环境。
(四)做好四项工作,确保园区和谐发展
1、做好土地征用工作。今年园区预计道路和项目征地5000亩左右。及时兑付土地补偿金,在做好群众思想工作的同时,协调有关部门依法办理好土地征用手续。
2、做好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按照建设新农村的理念、模式搞好试点,进一步搞好整个园区的农村建设规划,解决好“空心村”问题,解决好违章建设问题。
3、搞好入园企业及建筑工地的管理。对现有入园企业扎口管理,不经园区管委会同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到企业检查和收费;园区管委会与入园企业及时沟通,加强服务;对建筑工地加强施工管理、安全检查工作。
4、搞好失地农民的保障工作。对失地农民做好调查、统计、登记、备案,争取县政府支持,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积极为失地农民寻找出路,免费培训,优先安排进入园区企业务工,学习外地经验,探索出一条“失地村”迁移的成功路子。
(五)强化五项措施,为园区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1、大力提高干部素质。在园区工作人员中,开展集中学习、短期培训、考核评比、述职点评等活动,提高园区工作人员自身素质,全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2、抓好干部作风转变。园区管委会出台了一整套的管理制度,将工作人员行为规范、工作规范纳入了制度化的管理轨道。针对园区艰巨繁重的任务,园区干部拿出“一当十”的工作干劲,提出了“苦干、实干、拼命干、血战2012年”口号,锻造一支敢打硬仗、勇打苦仗、善打胜仗的坚强干部队伍。
3、狠抓奖惩落实。根据园区XX年工作目标,园区各局室都将XX年工作量化、细化、责任到人。园区管委会将依据奖惩规定,真奖真罚,重奖重罚,确保各项任务的完成,建设一支注重实干的干部队伍。
4、引入竞争机制。对园区干部实行动态管理,建立能上能下的竞争机制,随时淘汰不胜任本职业务的工作人员。园区社会事业局,进行了人员的竞争上岗。园区招商局划分为招商一局、二局,招商工作也步入了竞争轨道,建立一支竞争向上的干部队伍。
5、抓好廉政建设。出台了廉政制度,园区干部不得利用职务之便索贿、受贿,不得随意接受企业宴请和馈赠;不得以任何理由截留、挪用应该下发到群众手中的资金;公开办事程序,树立一支良好形象的干部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