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工作报告考察报告
导航

挪威特殊教育考察报告

挪威特殊教育考察报告

    2005年3月5日至14日,我作为江苏SigAm聋教育考察团的成员之一访问了挪威,在挪威手语协会的精心安排下,代表团先后走访了挪威手语协会(Signo)、奥斯陆大学、挪威教育科技部基础教育司以及奥斯陆和倍耳根两城市的聋人资源中心和学校,所到之处受到了挪威特殊教育有关机构和资源中心的热情接待,使我们对挪威特殊教育的理念、体系、方法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和认识,现归类汇报如下:
(一)挪威特殊教育理念强调尊重和重视残疾人的权利和地位,一切以残疾人的需要为出发点,残疾人的教育实现了超前发展
1、一种学习方式的选择、一份个别教学计划、一盘手语录象带反映了挪威特殊教育的先进理念:残疾人也是人,应该享有正常人拥有的一切权利。他们需要正常人的尊重和帮助,而不是同情和怜悯。挪威人的这一理念渗透在他们的各项工作中,在残疾人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上都能感受到他们对残疾人的尊重和爱护。撇开公共事业上完善的残疾人设施不说,在教学上,他们把残疾人以及他们家庭的愿望作为教学计划制定和教学内容选择的出发点,在首都奥斯陆的斯高顿资源中心(Skadaien),校长Haavik向我们介绍了他们的教学原则:⑴教学以人为本,在这里就读的聋孩子以何种语言作为第一语言,决定权在学生及他们的家长手中,而不是学校。据他们统计全国400多名聋生,选择手语作为第一语言的约有135人。由此可见,多数聋孩子家庭还是选择了挪威语为第一语言,但这并不妨碍手语的学习,考虑到聋孩子将来生活和工作的需要,所有聋孩子都应掌握两门以上的语言即双语学习。⑵为每一个残疾孩子制定一份个别教学计划以及个人档案,有专人负责实施,毕业以后随着该生生活地址的改变移交相关政府部门(AKS资源中心聋盲部主任雷豪森)。⑶挪威实行全国统考,考试采用和普通学校一样的统一的试卷(教材也是一样),为了保证聋生的权利,政府为聋孩子配备制作了考题手语录象,帮助他们加深对题目(特别是数学题目)的理解。反思我们国内的特殊教育,往往从听人的主观想象出发,认为聋孩子应该学什么、做什么,却很少去了解聋孩子和他们的家庭想学什么、愿意做什么,造成教学内容和实际需要的脱节,反映出理念上的差距。
2、一个热气腾腾的温水游泳池,一间间隐在树林中的小木屋,表明挪威残疾人的资源中心和学校的设施好于普通学校,真正实现了超前发展。这次在挪方的精心安排下,我们先后访问了四个资源中心、一个职业培训基地(人民学校)以及其他残疾人设施,所到之处学校环境之美丽、教学设施之齐全令我们惊讶不已,特别是在BERGEN(倍耳根)资源中心,参观了学校的一个温水游泳池,有的代表团成员就问:是不是挪威所有学校都有这样的温水游泳池?校长告诉我们:温水游泳池也只有特殊教育学校才有,但资源可以共享,普通学校的学生可以来资源中心进行游泳训练。在OPPLANDAAI聋人职业培训中心(人民学校)我们晚上居住的地方是不定期前来学校进行职业培训的学生和进行手语学习家庭居住的宿舍,里面空调、冰箱、淋浴房、卫生设施以及各种炊具一应俱全,有居住的房间和会客的小客厅,比起中国三星宾馆的条件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也是挪威普通学校的住宿条件达不到的。教育部基教司特教处谢静仁处长在2005年《现代特殊教育》发刊词中提出:我国在“十一五”期间力求做到特殊教育和其他教育协调同步发展,甚至适度超前发展。我们期待着这一目标早日实现,彻底改变我国特殊教育发展滞后的现状。
3、一台小推车、一架儿童滑梯让我们看到了挪威人的求真务实精神。他们努力在提升办学品位、提高学生素质上做文章,教学经费投入则讲求经济、实用。挪威特殊教育的经费是非常宽裕的,在奥斯陆附近的AKS的资源中心,教育对象是聋、盲多重残疾和智残的孩子。住校的学生18人,另有走读的成人班学生43人,教职员工120名,每年经费预算达4700万挪威克朗(1挪威克朗相当于1、2元人民币)。但我们感觉到他们在学校建设和教学设施的添置上和我们追求的目标不一样。他们的教学设备设施先进但不豪华、讲求实用原则。以下两个小例子值得我们深思:⑴我市的市直普通学校早在去年就实现了所谓“班班通”即每班都有能够上网的计算机一台,数字液晶投影仪和视频展示台两件,高价值教学设备各一台(我校除外)。我以为西方国家早已如此,但在挪威几个资源中心看到的都是,除了在使用频率比较高的会议室、接待室等公共场所装备了上述设备外,教室基本上没有,“先进程度”远不如我们的教室。教学过程中需要怎么办?挪威人制作了许多不锈钢小推车,上面把液晶投影仪或视频展示台(还是模拟信号的)往上一放,推到教室即可使用,减少了浪费和仪器保管维修的难度。⑵在斯高顿资源中心(Skadaien)附属学校的操场上有一个小土坡,学校就势制作了一个小滑梯往坡上一架就成了儿童的娱乐设施,既节约了开支,又达到了学生体育锻炼目的。反思我们在“教育现代化”的旗帜下投入了大量的教育经费,购置了许多高档教学仪器设备。实现‘班班通’且不谈使用率有多低、保管有多难,就今后若干年的设备更新的费用就是一个各学校沉重的负担。教育现代化决不等于教学设备现代化,这方面挪威的做法值得借鉴。在挪威的许多学校我们看到:学习常用工具——计算机基本每班都有一台甚至好几台,每个行动不便的聋盲孩子都有专用计算机,以便于实施个别化教学计划,教师的计算机也是人手一台(台式的)。在AKS资源中心的弱智儿童学习职业技能的实习室,各种实习设备和材料是应有尽有,每一位学生都有一个专门的老师负责职业技能的学习,这种不乱花钱、将教育经费用到实处的务实的工作作风值得我们学习。
(二)挪威手语协会(Signo)的工作卓有成效,在协会和资源中心从事残疾人的志愿者和工作人员尽心尽职,为推动挪威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1、挪威手语协会(即聋人协会,出于对聋人的尊重故称手语协会)—真正的聋人之家
到达挪威的第二天晚上,我们应邀参观了挪威手语协会(Signo)的办公场所,协会负责人顾勒(Gunnar)向我们介绍了协会的一些基本情况:⑴协会是一个私人性质的机构,实行董事会制度,各地协会及所属的学校、俱乐部等机构的负责人都由董事会任命。⑵协会在全国各地有许多产业,有的是历史上的聋人组织传下来的,有的是近年来政府划拨给协会管理的。⑶协会历史悠久,工作卓有成效,在挪威有较高的地位,为聋人做了许多有益的事情,政府也给予很大的支持,形成了双嬴的效果。一方面由于协会管理到位,赢得了政府的信赖,给予协会及所属产业许多经费上的支持,在从事残疾人工作的同时,自身得到了发展壮大;另一方面,政府也减轻自身的压力和负担。⑷其工作方式是:每年根据实际需要制定发展目标和投资预算计划,政府则根据计划的合理性给予拨款。
在他们卓有成效的努力下,挪威的聋人事业有了较大的发展:⑴(Signo)在全国各地有许多产业,聋人俱乐部、聋人教堂、聋人陈列室、聋人电视台等一应俱全,成就显着;⑵手语作为一门语言已经写进了法律;⑶政府规定:凡是掌握挪威语又懂得手语的被视为掌握两门语言,可取得大学毕业文凭;⑷现在他们正在努力争取使手语成为挪威的官方语言,如果此举得以顺利实现,将在世界上再创一个聋人地位提高的范例。
在倍耳根我们冒雨参观了的Signo/Konws聋人活动中心以及Signo协会下属设施聋人教堂、聋人俱乐部、聋人博物馆、聋人养老院等,深切感受到挪威聋人所享受到的平等待遇。
聋人基督教堂:这是一个聋人专用教堂,象这样的聋人专用教堂在挪威有四个,只有一位主教在奥斯陆,倍耳根仅有两个牧师,主持倍耳根的聋人的教仪活动。教堂简朴大方,可以容纳30-40人就坐。
聋人陈列室:里面整齐陈列着19世纪以来倍耳根聋人组织的历届领导人的照片和生平简介,还有近代以来倍耳根地区杰出的聋人运动员、演员、社会活动家等人的事迹记载,聋人组织发展的轨迹等等,保存了许多有价值的实物资料,令人敬佩。
聋人养老院:我们看到了几位高龄的老人,在这里受到了良好的照顾。所有老人容易跌倒又不易被人发现的地方如洗手间等都装有通知报警系统的按钮,代表团一位成员如厕时无意按了一下,结果引来了负责人和工作人员,造成虚惊一场。
在聋人俱乐部:参观了聋人计算机室(可以上网)、舞厅、食堂和小会堂,那晚虽然下雨但仍然来了十几个聋人家庭,他们友好地和代表团的两位聋人教师进行交流,观看了我们带去的双语实验教学录象,了解中国的聋教育教学情况,度过了一个美好的夜晚。
聋人电视台:在AAL我们参观了聋人电视台,台长斯莱德介绍了建台情况和发展简况:1、建于1986年,政府资助500万,国家电视台出资60万,另有100多万克郎来自于社会各个方面。2、共有7位记者和工作人员,二位在奥斯陆,五位在本地。3、发展的几个阶段:①开始制作录象带,赠送有关单位。②后来在挪威国家电视台播放扩大聋人节目的影响。③92年制作儿童节目,在电视台播放,开始没有固定时间,以后逐步固定在每周一下午六时,每次十五分钟。2000年改为聋人媒体中心,并专门为中央电视台制作文字说明。④目标:争取时间上达到40—50分钟,儿童和成人节目分开。⑤其他工作:出版聋人月报,制作聋人网站,印刷聋人试卷,制作手语圣经等等。
上述一系列设施的参观还使我们对聋文化的概念有了新的认识,在我国除了少数聋人即开明的学者以外,大多数人是不承认聋文化的存在的,但我们在挪威看到的聋文化是实实在在的东西,否定是没有意义的。
2、聋人全面参与聋人协会、资源中心以及特殊教育学校的工作是挪威聋人工作卓有成效的保证,挪威物质文明程度较高是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前提
在挪威走访的这些日子里我们感到:以聋人为代表的残疾人之所以地位这么高、事业发展如此显着,除了跟政府的的管理机制和协会本身的努力以外,有两点值得重视:⑴在挪威各地残疾人机构和资源中心或特殊教育学校从事残疾人工作的人,有相当一部分自身就是聋人或其他残疾人,在接待我们的过程中比比皆是,如Signo工作人员夏洛特(我们在挪威还看到她主持的节目)、AAI的职业培训中心的校长、AKS资源中心的副主任、倍耳根聋人俱乐部主任(收养了一男一女两个南京的聋孩子)等等,而且所有的资源中心附属的聋校的聋人教师都达到1/2左右,可以说挪威的聋人全面参与了有关聋人事业发展特别是聋人教育的所有活动,在这一点上我国聋人的参与度是远远不及的,在我们接触到的国内各地残联、民政等残疾人工作机构的工作人员很少看到是负责人是残疾人。在国内的各所学校里聋人教师的数量也很少,大多数只是点缀一下而已,聋人校长更是凤毛麟角。我们可以试问一下,健全人和残疾人同时做残疾人工作,哪一个更敬业、更努力?因此我觉得努力提高残疾人特别是聋人的道德修养和文化素质,增加他们对残疾人各项工作的参与度,是改善残疾人的地位、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应引起政府有关方面注意。⑵挪威整个社会的物质文明程度相对较高(2004年挪威的人均GDP达四万美元,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之一),也为聋人事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前提,现在从事残疾人工作的机构或部门以及各地的资源中心、学校每年根据自身的发展规划以及经费预算报政府批准,即可以得到满足事业发展的各项经费。充足的经费强有力地推动了挪威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我们衷心希望我国经济高度发展的同时,加大对残疾人事业的投入,使我国的残疾人的保障和教育再上新的台阶。
另外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即在我们接触的挪威方面非常热心从事残疾人工作的几位聋教育专家都有各自的残疾人情结,如:手语协会负责人顾勒(Gunnar)和斯高顿资源中心(Skadaien)负责人英格妮特夫妇有一个聋孩子,SigAm项目的倡导者之一挪威Foundation大学斯泰因博士的父亲是挪威的早年聋人活动家,并且在从事聋教育的过程找到了知音,建立了家庭。他们的积极参与和推动也是挪威聋人事业前进的动力之一。
(三)脉络清楚的特殊教育框架,精干高效的管理体制,深入开展的残疾人心理研究,构筑了挪威特殊教育的世界领先地位
1、先进的特殊教育理念,30个资源中心,三级管理体制,确保每一个残疾孩子都能享受和正常孩子一样的学习条件
先进的特殊教育理念:残疾孩子在何处接受教育最好?这在挪威也是一个有争论的议题,但多数挪威学者认为:家庭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最好场所,条件再好的学校和也无法取代家庭,提倡和鼓励残疾孩子上学不离开家庭环境,实行随班就读(选择权在于家长,如果家长坚持也可以送到资源中心附属学校住宿上学)。
独特的特殊教育框架:挪威教育科技部特殊教育司的爱斯特和他的同事们向我们介绍了挪威特殊教育的框架。⑴最高行政机构:教育科技部特殊教育司,去年刚组建。主要职能:执行法律赋予的内容。①特殊教育师资的培养。②政府所属特殊教育学校的管理。③指导各省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⑵全国有19个省、433个市、460万人口。有30个特殊教育资源中心覆盖全国各地,进行多重残疾儿童的教学和普通学校特殊教育的指导工作,其中聋资源中心4个、盲资源中心4个,语言障碍2个。⑶三级管理体制是:①六岁前由各地的资源中心负责;②1—10年级由各市的教育机构负责(没有能力的小市则交由省里管理);③11—13年级由各省的教育机构负责。⑷挪威这种独特的特殊教育体系,保证了特殊教育的质量,使残疾儿童能够享受到与正常儿童同等的学习条件。
奥斯陆大学—挪威特殊教育的领头羊,独特教育理念的构建者
⑴挪威奥斯陆大学和欧洲的其他各着名大学的地位、名声无法相比,但在特殊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方面却名声显赫,是西方各国学习的典范(连英美等国家的大学也认同)。⑵和中国早就有友好往来,早在80年代该系的系主任就访问过中国,现任系主任丽斯特刚刚从中国归来。中国有三名留学生曾经在该系学习过,其中包括我们这次项目的负责人之一,《中国现代特殊教育》杂志副主编沈玉林先生。⑶学院除了理论研究外,以培养特殊教育的研究生、教师及专门人才为主,专业有聋、盲、语言障碍、智残等。有专门培养手语翻译的系,学制三年、学士学位。(挪威政府规定,凡是有聋人在场的场合都应当有手语翻译,所以手语翻译的需求量较大)。⑷最高的宗旨:让残疾孩子和正常孩子一样受到平等的教育。正在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欧残疾人机构联合推行一个国际条约,争取2015年全世界实现残疾孩子和正常孩子一样受到良好教育。
资源中心—挪威特殊教育的支持系统:以斯高顿(Skadaien)资源中心为例,它是全国四所聋教育资源中心之一,服务对象为首都奥斯陆及周边地区的聋及聋盲多重残疾孩子、听力尚可但语言发展迟缓的孩子。中心由两部分组成:⑴学校部分,有三方面功能:第一是教学功能,全校有40名学生12个班级,20名教师(其中有一半是聋人教师)负责这里的教学工作,由于挪威政府鼓励残疾学生随班就读,所以实际在学校住校就读的孩子只有七个,走读来校上学的也只有20个聋孩子,他们每周有三天在中心上课两天在当地的普通学校就读,其余的聋孩子都在当地的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第二是指导功能,中心定期(每年约两三次)到有随班就读的普通学校去检查和指导那里的聋生教学工作。第三是培训功能,中心定期对学生的家长进行手语教学和培训,让他们学会和掌握跟聋孩子沟通和交流的技能,挪威政府规定:每个聋孩子在满16周岁以前,他的家长或兄弟姐妹都有40周的免费培训,由政府包吃包住。另外还开展对普通学校教师的培训,每年秋天都要办教师学习班,帮助他们提高聋盲等残疾人教学的技能和水平。⑵研究所部分,主要从事两项工作:一是和奥斯陆大学合作研究聋教育的相关课题,每一个项目结束后都会有一个专题报告,出一本小册子。现在正在研究的是聋孩子装上电子人工耳蜗以后的语言发展状况。二是进行资料调查和数据搜集,为挪威新教学大纲的修改提供理论依据。
几点值得借鉴的做法:在挪威各资源中心走访的过程中,觉得有下列几点好的做法可以借鉴:⑴联系人制度:由于残疾学生上学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挪威残疾学生管理采取“联系人制度”,即一名残疾学生由一位家长、一位学校老师、一位政府机关专门负责残疾人管理的工作人员,三个人组成一个管理网络,传递各种关于该残疾人的信息,确保他们的各项权益得到保证。⑵实行双语教学:挪威人在长期语言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得出经验,对于聋孩子来说,先学手语有助于挪威语的掌握,并能促进聋孩子智力水平和思维能力的提高。⑶重视交流:交流在聋盲及多重残疾孩子正常健康成长过程中起着很重要作用。挪威同行认为,聋盲孩子和正常人相比最大的差别就在于交流上的障碍,要教会他们除了听和看以外的其他各种交流方式,如动作、行为、唱歌、电脑都可以达到交流的目的。教师应学会观察和等待,找到和学生交流最好的方法。⑷教师应该尊重学生,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了解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别并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不能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到学生身上,并为学生将来着想,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2、一支精干的教师队伍,除了有较强的业务素质以外还要懂得心理学、护理学、家政学,更要富有爱心
挪威人的同行认为:资源中心的教师和工作人员的素质和知识在残疾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要让每一位员工意识到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可能影响聋盲人的未来。
老师要精通手语(仅仅会打手势辅助语是不够的)和挪威语才能胜任工作;老师应当善于调动和激发孩子学习语言的积极性;应该针对不同的儿童采用不同的方法达到共同的目标。
老师还应该有一些护理方面的知识,在紧急情况发生的时候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处理。
椐挪威同行的经验,30%-40%以上的聋盲学生伴随有心理或精神方面的残疾,所以每一个资源中心都应该有一名以上的心理专家,另外其他老师也应该具备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才能有针对性的做好工作。
(四)令人感兴趣的共同的残疾人教育理想—职业技能教学
长期的特殊教育实践使我们认识到:残疾孩子的出路在于职业技术教育,很高兴这一想法在挪威得到了同行的证实和认可。在挪威走访的几个资源中心中多数都附属有职业培训部,如AKS、AAL、倍耳根资源中心等,其中AAL 是一所完全的职业培训学校,有平民化教育倾向,号称‘人民学校’。聋人校长说他在过去的两年里连续两次访问过中国,对中国和中国人印象非常好,比较全面地向我们介绍了学校的概况。
1、理念产生于1800年,教学内容在教学大纲以外,它的出现是对传统教学理念的挑战, 是上世纪70年代在聋人的倡导下发动全民捐款建立的,很多青年志愿者的无偿劳动和帮助也起了重要的作用(青年志愿者可以免除二年义务兵役)。陪同我们的斯坦因博士就是其中一个。
2、教学方式:不强求死记硬背,以培养聋盲孩子健康的心理和生活的技能为目的(强调是对他们以后生活有用的知识和技能)。
3、1974年开办,有40位教工(其中有一半是聋人教师),每年有约1900人在这里接受培训,包括聋孩子、他们的家长以及聋人家庭和他们的子女(在挪威聋人家庭的健听孩子都是聋人自己带,我们看到许多聋人家庭的小孩子手语打的非常好)。该校计划2005年举办110次短期培训班,每期为一周,8—60人不等。
4、人民学校在北欧及其它地区普遍存在,瑞典、丹麦、荷兰、芬兰、印度、巴基斯坦都有但不都是为聋人服务的。
5、开设的专业有:大学预科、电脑技术、体育专长、时装表演、艺术、多媒体技术、挪威语学习等七个专业,另有自选专业若干。
6、和其他四个聋人资源中心相比,这里没有国家资助,参加学习的聋人实行缴费制度,学费约5、5万挪威克郎,没有钱可以申请国家贷款,各门学习成绩合格以后政府以奖学金的形式返还。
倍耳根高中部校长也介绍了高中部的教学情况,挪威学制小学10年,中学2、3、4年不等,这里的高中学生来自全国各地,目前只有20多位(人数逐年减少),有普高和职高两类。
普高:学制三年,为升入大学做准备。
职高:学制四年,两年学习、两年实习。专业有机械、电焊、宾馆服务、食品加工、木工、烹饪、媒体和通讯、图形设计、平面设计、卫生和社会服务、体育专项等
该校还和政府合作对已成年聋人进行岗位技能培训,培训费用政府资助一部分、用人的公司支付一部分。
从挪威的职业教育进行的情况来看,和我国的具体情况相比有如下几点差别和想法:⑴专业门类较我们齐全,为我们下一步开拓新的专业,提供了很好的思路。⑵终身培训制,即使走上工作岗位后,每年仍然可以有一段时间来到学校进行免费的职业技术培训。这也应当成为我们今后工作的努力方向,为社会上的残疾人掌握一两门职业技能提供培训,把他们由社会的包袱变为社会的动力,
(五)挪威之行的收获和遗憾
这次挪威之行由于挪威SigAm项目组的精心安排,使我们代表团对挪威的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全貌,特别是特殊教育的理念、架构和具体的操作方法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为我们回来以后进一步做好双语教学实验,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和宝贵的经验支持,但也有一些不足和遗憾。归纳起来有两点:
1、课听的不多,双语的理念如何在课堂上运用,在各项教学活动中得到贯彻,最想了解,看到的却最少。
我们在斯高顿资源中心听了一节课,这是一堂听人老师和聋人老师合上的课,内容是讲一个成语故事,基本过程是:挂一张图片,听人老师讲一遍(顺便说一下,挪威儿童基本上都装上了人工电子耳蜗),聋人老师用手语打一遍,然后设置几个问题,让学生回答,理解课文。应该说这一节课对于我们已参加SigAm实验项目的学校来讲没有什么新意,主人安排这堂课的意图在于表达他们把手语放在和口语同等重要位置上进行教学这样一个理念。
在倍耳根资源中心小学部我们看到和教学有关的内容有两个:一是一位戴电子耳蜗的小女孩用手语打了一首关于雪的诗歌,反映了他们手语教学的成果;二是观摩了手语教学的一个小片段:放了一段中国成语的手语录象(南京聋校张小华表演),然后一位老教师帮助一个小男孩理解其中的意思并用挪威手语表达出来。两个片段都很短很难看出挪威手语教学的全貌。
2、双语教学的几个关键问题未得到答案
我校的双语教学已进行将近一年,在具体操作实践中遇到了一些实际问题亟待解决,主要有:聋人教师和听人教师之间如何合作、怎样才能密切合作?低龄儿童的口语教学何时介入?学生手语能力的评价标准是什么?学前聋童教学计划如何制定?本期望在本次访问中得到解决,但由于时间短、日程安排的很满而未能得到满意的答案,希望在今后的交流、指导过程中得到解决。
总之,这次挪威之行就我个人而言,收获是很大的,开拓了视野,了解了国外特殊教育的最新理念和具体操作的成功经验,为我们下一步更好的做好双语教学的实验工作,提供了工作思路和方法。再次感谢Sigam项目组领导为本次活动所做的精心安排。
考察报告大全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