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弓之鸟
【汉语拼音】jīng gōng zhī niǎo
【成语解释】
曾受过箭伤,一听到弓弦的声音,就会惊惧的鸟。比喻曾受打击或惊吓,心有余悸,稍有动静就害怕的人。典出《战国策.楚策四》。
【成语典故】
《战国策.楚策四》
天下合从。赵使魏加见楚春申君曰:“君有将乎?”曰:“有矣,仆欲将临武君。”魏加曰:“臣少之时好射,臣愿以射譬之,可乎?”春申君曰:“可。”加曰:“异日者,更羸与魏王处京台之下,仰见飞鸟。更羸谓魏王曰:『臣为王引弓虚发而下鸟。』魏王曰:『然则射可至此乎?』更羸曰:『可。』有间,雁从东方来,更羸以虚发而下之。魏王曰:『然则射可至此乎?』更羸曰:『此孽也。』王曰:『先生何以知之?』对曰:『其飞徐而鸣悲。飞徐者,故疮痛也;鸣悲者,久失群也;故疮未息而惊心未至也。闻弦音,引而高飞,故疮陨也。』今临武君1尝为秦孽1,不可为拒秦之将也。”
【成语注解】
1、更羸:战国时代魏国人,生卒年不详,擅长射箭。
2、魏王:战国时代魏国国君,未知确指何人。
3、京台:高台;京,高。一说:台名。
4、下:使落下。
5、有间:不久;有一会儿。
6、孽:言有伤痛,如孽子身有隐痛。
7、徐:缓慢。
8、故疮:旧伤。
9、息:消除;痊愈。
10、 至:一本作“去”,当从之。
11、临武君:楚国将领,生卒年不详。
12、秦孽:言尝败于秦。其事未详。
【成语出处】
1、《晋书.卷七一.王鉴列传》:“黩武之众易动,惊弓之鸟难安,鉴之所甚惧也。”
2、《石点头.卷四.瞿凤奴情愆死盖》:“方氏本是惊弓之鸟,听见官司两字,十分害怕。”
3、《歧路灯.第八一回》:“绍闻是惊弓之鸟,吓了一跳。”
【成语用法】
语义说明 比喻曾受打击或惊吓,心有余悸,稍有动静就害怕的人。
使用类别 用在“惊惧恐慌”的表述上。
【惊弓之鸟造句】
1、敌军连吃几次败仗,已经成了惊弓之鸟。
2、对方虽是惊弓之鸟,也得注意他们的动向。
3、被释放的肉票,像惊弓之鸟,带着仓惶的眼神。
4、从战场历劫归来的战士难民,有如惊弓之鸟,寝食难安。
5、警方已全面发布追缉令,罪犯者已成为惊弓之鸟,惶惶难安。
6、他已被吓破胆了,稍有声响,就好像惊弓之鸟一样,不能自持。
7、那些溃败的军队已是惊弓之鸟,听到鞭炮声,却也吓得四处走避。
8、方才喘一口气,伏兵又现,这群惊弓之鸟吓得抱头鼠窜,各自逃命。
9、强烈地震后,大家都成了惊弓之鸟,稍有震动,就争先恐后地向外逃。
【近义词】心有余悸,谈虎色变
【参考词语】:伤弓之鸟
【汉语拼音】:shāng gōng zhī niǎo
【成语解释】:犹“惊弓之鸟”。见“惊弓之鸟”条。
1、《晋书.卷一一二.苻生载记》:“邓羌说黄眉曰:『伤弓之鸟,落于虚发。』”
【参考词语】:伤矢之禽
【汉语拼音】:shāng shǐ zhī qín
【成语解释】:犹“惊弓之鸟”。见“惊弓之鸟”条。
1、唐.张说〈让右丞相表.第二表〉:“伤矢之禽,闻弦虚坠。”
【参考词语】:惊弦之鸟
【汉语拼音】:jīng xián zhī niǎo
【成语解释】:犹“惊弓之鸟”。见“惊弓之鸟”条。
1、《谷梁传.成公二年》杨士勋.疏:“败军之将不可以语勇,惊弦之鸟不可以应弓。”
【惊弓之鸟的成语故事】
据《战国策.楚策四》载,战国时代,齐、楚、燕、韩、赵、魏六国,决定联合起来,以“合纵”政策对抗秦国,于是赵国派出使者魏加到楚去商谈军事结盟的事情。魏加见到楚相春申君,得知楚国要派临武君当主将,魏加觉得他不是合适的人选,因为自己少时好射,便举了一个关于射箭的例子:“从前魏国有一个射箭好手更羸,有一天他和魏王来到一座高台的下面,仰头看到天上的飞鸟,更羸就跟魏王说他可以只用弓不用箭,就把天上的飞鸟射下来。魏王不相信。过了一会儿,东方飞来一群雁,更羸把弓拉满然后放掉,果真有一只雁应声坠落。魏王吃惊地问:『为什么这样可以把雁射下来?』更羸解释说:『因为这是一只负伤的雁。』魏王又问:『你怎么知道呢?』更羸回答说:『这雁飞得很慢,是因为身上的旧伤在痛;鸣叫声悲伤,是因为长久跟不上雁群。旧伤还没好,心里受到的惊吓也没有平复,所以一听到弓弦的声音,就惊惶地往上飞高,旧伤迸裂,掉了下来。』临武君曾被秦国打败过,心中的阴影难以去除,就像这只雁一样,并不适合让他担任对抗秦国的主将啊!”后来这个故事被浓缩成“惊弓之鸟”,用来比喻曾经受到惊吓,心有余悸,稍有动静就害怕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