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察为明
【汉语拼音】chá chá wéi míng
【近义词】:察察而明、得心应手
【反义词】:蒙混过关
【成语出处】
1、《晋书·皇甫谧传》:“若乃圣帝之创化也,参德乎二皇,齐风乎 虞 夏 ,欲温温而和畅,不欲察察而明切也。”
2、《旧唐书·文苑传上·张蕴古》:“勿浑浑而浊,勿皎皎而清,勿没没而闇,勿察察而明。”后以“察察为明”谓在细枝末节上用心,而自以为明察。
3、《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八回:“恰恰遇到了一位两江总督,最是察察为明的。”
4、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一章第一节:“ 隋文帝凭个人权术,察察为明,功臣旧人,多因罪小罚重,杀逐略尽,剩下一个最凶狡的杨素,恰恰就是助杨广杀害他的奸人。”
【成语解释】察察:分析明辨;明:精明。形容专在细枝末节上显示精明。
【察察为明造句】他是一个心思细腻的人,察察为明,做事情不仅小心而且精明谨慎。
【察察为明的成语故事】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十八回:这些且不要说他,单说那当管带的。有一位管带,也不知他是个甚么出身,莫说风涛沙线一些不懂,只怕连东南西北他还没有分得清楚呢。恰好遇了一位两江总督,最是以察察为明的,听见人说这管带不懂驾驶,便要亲身去考察。然而这位先生,向来最是容易蒙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