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垃圾收集站及设备考察报告
2004年8月17日至19日,深圳市城管局主管环卫工作的领导和环卫处相关人员组成考察团,考察香港垃圾收集站及设备,重点针对香港兰桂坊、正街街市、兴民街、广富坊、仁兴街、侧鱼涌太古坊停车场、大埔等设在繁华街区、城镇中心区、乡村的7个垃圾收集站和沙田等1个垃圾转运站的选用设备、建设和管理情况进行了考察,通过考察全面了解香港垃圾收集站投资、建设、管理、选用设备以及发展历史和趋势。
一、总体概况
香港总面积1098平方公里,由港岛、九龙半岛和新界组成,现有人口681.60万,其中非港籍人口52.99万。全港日产垃圾14790吨(其中分类回收5380吨),分为家居垃圾和商业垃圾,其中家居垃圾每天约有5899吨(港岛区1268吨、九龙区1851吨、新界和离岛区2780吨),由香港食物环境卫生署负责收集清运和处理(其中约有52%的垃圾产生量,其委托私人公司收运),主要通过垃圾收集站(点),快速转运至大型垃圾转运站,再用大吨位的集装箱通过海、陆两路运往填埋场;其它为商业垃圾,由各公司或其委托的专业公司收运。
二、垃圾收集站基本情况
香港的垃圾收集站分为标准型、乡村型、简易型三种,共有2890座,标准型垃圾收集站158个(其中48个设于港岛区,62个设于九龙区,48个设于新界及离岛区),乡村型垃圾收集站822个,简易型垃圾收集站1910个。标准型垃圾收集站为永久型,采用离街收集方式,占地面积较大,建筑成本、保养及运作费用较高,兼有临时储存垃圾功能,对环境的污染,例如噪音、臭味及市容的影响都减至最低程度。乡村型和简易型垃圾收集站比较简单,个别属于临时收集点,采用离街收集或街上收集方式,所需用地相对较少,选址比较灵活而容易,但对环境卫生及市容有一定影响。
三、垃圾收集站规划原则及建设标准
香港垃圾收集站的规划原则与建设标准是根据《香港规划标准与准则》确定:①繁华街区每2万名人口或在直径500米范围内设置一个离街垃圾收集站。②乡郊或人口较少及分散的偏远地方,每1000名人口设置一个乡村式垃圾收集站。③大型地区发展或重建计划时需预先考虑垃圾收集站的规划,以解决垃圾收集站选址困难问题。④新规划的垃圾收集站尽可能容许垃圾收集车辆使用车头进出,以确保道路安全。⑤兴建垃圾收集站的选址必须对市民日常生活及工作的滋扰减至最低程度。⑥垃圾收集站必须配备空气及废气净化设施、高压水喉、排放渗滤污水明渠及处理设施。⑦垃圾收集站的建筑设计尽可能美化环境,例如在垃圾收集站入口加上景观屏障等。⑧兴建标准型垃圾收集站应符合最低用地标准。
标准型垃圾收集站面积大小取决于垃圾收集车辆进出垃圾站模式及拟用的垃圾收集方式,内部净高度为4.5米。垃圾站内后方最少有30平方米地方(倾斜度不大于1:100)作装卸、临时贮存垃圾用途,并预留5m×12m地方(倾斜度不大于1:100)作垃圾收集车辆停泊及装卸垃圾用途。标准垃圾收集站的基本设施包括:主车辆出入口、设置供运载垃圾用手推车使用的副出入口、储物室(10平方米)、手推车停泊位及清洗处(20平方米)、职员厕所及淋浴间、转车台(如有需要)。垃圾站内墙采用白色及易于保养的物料,柱边附设1.2米高的角铁作保护用途。每个出入口地面均有排水明渠防止污水由站内流出。
四、考察垃圾收集站情况
本次考察兰桂坊、正街街市、兴民街、仁兴街垃圾收集站属于标准型垃圾收集站,前三个设在繁华街区,最后一个设在城镇中心区。站内除垃圾收集车辆外,还放置有数十个至上百个塑胶垃圾桶,可临时储存垃圾。其中兰桂坊垃圾收集站位于繁华商业区,面积为220平方米,离住宅区不足5米,处理量约为30吨/日,总投资600万港元,其中设备投资约100万港元。 投入使用约半年,外型美观,门口的景观屏障色彩艳丽,与周围环境协调。收集站内设有完善的负压抽气系统,保证了臭气不会外泄。但其抽气系统噪音偏大,为避免滋扰周围居民,只在垃圾收集车运作时开启,平时封闭操作。配有水剂涤气系统,采用11%的次氯酸钠将臭气处理后排出。设有2个污水井,渗滤液经2次过滤后排入政府污水渠。因站内面积较小,设有转车台以方便垃圾收集车进出,连体压缩机和后装压缩车都可进站收集垃圾。
本次考察广富坊垃圾收集站、侧鱼涌太古坊停车场垃圾站属于较简单的垃圾收集站,完全敞开式,没有临时贮存垃圾功能。广福坊垃圾收集站为栅格型钢棚架墙,玻璃钢顶结构。侧鱼涌太古坊停车场垃圾站则是在停车场上放置了一个连体式垃圾压缩机,仅地面设有钢轨,以保护地面及定位。因为垃圾袋装实行的较好,从收集到压缩整个过程没有散落、外露现象,垃圾可即时放入车内压缩,不需等候,基本上没有臭气外溢。地面上也没有污水横溢现象。
本次考察大浦乡村型垃圾收集站基本上都是若干个塑胶垃圾桶放置在一起就形成了收集站,主要靠后装压缩车收集。
五、垃圾收集运输设备基本情况
香港垃圾收集、运输设备有三种:第一种是钩臂车配套连体垃圾压缩箱,主要用于繁华闹市区、标准垃圾收集站及私人屋苑的垃圾房,约有钩臂车150辆,连体压缩箱160个;第二种是后装压缩车,主要用于乡村及偏远地区的垃圾收集站,约有650辆;第三种是吊装车,辅助垃圾收集设施,主要用于收集大件垃圾,约有100辆。据了解,香港以前收运垃圾是以后装式压缩车为主,后来也采用过分体式垃圾压缩设备,因为运输过程中的滴漏问题无法解决,已在几年前全部淘汰,目前逐渐以钩臂车配套连体垃圾压缩箱为主。
六、垃圾收集运输设备型号、供应商和设备优缺点
其主要选用的垃圾收集车型号为:
① 后装压缩车
凤凰P12(Phoenix P12)(6吨):约200辆(占30%)
罗尔巴HK130/HK180(Norba HK130/HK180)(6吨及12吨):约200辆(占30%)
其它型号还有诗蜜(Semat)(6吨)、柏里尼(Pennelli)(4吨及6吨)、飞力MP19(Farid MP19)(12吨)、百事(Presspack)(4吨)、维澳柏(Faun Variopress)(6吨)等。
②钩臂车(拖头及拖尾)及连体垃圾压缩箱
底盘基本上采用凤凰拖车(Phoenix Trailer)及罗尔巴拖车(Norba Trailer),钩臂系统主要采用法国吉马(占80%以上)。
连体垃圾压缩箱主要采用荷兰KIGGEN的PD系列,约131个(占80%),其主要技术参数见(左页表二)。
在所考察的设备中,侧鱼涌太古坊停车场垃圾站的PD731连体式垃圾压缩机已投入使用3年,但车厢无变形、表面没有掉漆脱色、压缩过程顺畅、噪音小,走近压缩机才能感觉出压缩机的运作声音。外观整洁与普通集装箱相差不大,在停放、运输过程中不易引起周围居民的反感。
目前食环署及其承办商的垃圾收集模式大致可分为传统垃圾车收集(包括后装压缩车及吊装车)及挂接式垃圾车收集(即钩臂车及连体垃圾压缩箱)。两种收集模式各有优缺点, 后装压缩车的优点为:灵活性较高;可收集大件垃圾;垃圾收集站不需要加装额外供电装置。其缺点为:成本及每年运行费用(燃油及保养维修)相对较高(见表3);在等候垃圾收集车到站前,垃圾需暂存于站内的垃圾桶,影响环境卫生; 运作时所产生的噪音相对较高。
连体垃圾压缩箱的优点为:运作时所产生的噪音相对较低;垃圾可即时放入拖斗内压缩,不需等候,从而减低对环境卫生的滋扰;成本、每年运行费用(燃油及保养维修)相对较低。其缺点为:灵活性低,不适合大件垃圾的收集;需较大面积放置电动拖斗;垃圾收集站需要加装额外电力装置供拖斗使用。
七.环保措施
食环署对辖下的垃圾收集站采取多种有效措施以防止污染。
在控制噪音方面:规定垃圾收集车辆需定时进行维修及保养;进行垃圾收集时要求垃圾收集站所有窗户关上及将大门卷闸放下至地面,减少噪音外泄;尽量在合适的垃圾收集站内使用电动拖斗收集垃圾,以减少噪音的产生。
对为防止垃圾收集站的臭气(包括垃圾收集车辆排放的废气及收集垃圾时所产生的臭气)外溢,食环署及外判承包商工人需严格执行除臭系统及车辆废气抽气系统操作守则。具体措施为:设置抽风系统,运作时工人把抽风系统胶管套在车辆废气排出口上,把废气抽出垃圾收集站外;设置水剂涤气系统等除臭设备,防止臭味排出垃圾收集站外。
对渗滤液的处理,食环署要求垃圾收集车在开车前将所有渗滤液彻底排进垃圾站内排水明渠,如垃圾站没有排水明渠,垃圾收集车需驶往下一个设有排水明渠的垃圾站,将渗滤液彻底排出,避免车斗内积存太多渗滤液,导致在运输时溢出污染路面。在离开垃圾收集站前,必须检查及确保渗滤液排出阀门关闭。 站内所有渗滤液由排水明渠收集后汇流至地下的沉淀池,滤掉垃圾残渣后排放到政府污水渠作最后处理。部分乡村型垃圾收集站附近没有污水渠,收集站的污水包括渗滤液会被引流到附设的污水池作临时储存并等候清理。
八、垃圾收集站的管理及运作模式
垃圾收集站每天收集住宅垃圾 1 次或以上,垃圾收集站的开放时间是每天上午7时至下午3时30分,而在繁忙地区,则延长至晚上11时30分。垃圾收集车会根据既定的路线到食环署垃圾收集站及各公共屋村及私人屋苑的垃圾房收集垃圾。垃圾收集车每天分2班工作,由早上6:30至晚上11:30提供服务,大约三分之二的垃圾是在日班收集。在开放时间内,所有垃圾收集站均收纳住宅垃圾,至于其它类别的废物,须自行运往由环境保护署管理的堆填区、废物收集站或由土木工程署管理的公共填土设施。
垃圾收集站内的清洁及操作人员一般为外判承包商工人,食环署派驻工作人员监管:对大型垃圾收集站会派驻一名工作人员协助清洁及管理工作,对小型垃圾收集站则一个工作人员负责监管2~3个。并制定严格的管理规定:站内所有垃圾及废物,必须每天清理,不得堆积在站内;每次垃圾收集工作完成后,站内地方必须妥为清洗;塑胶垃圾桶内外必须每天清洗一次;严禁员工把废物留起作为私用;垃圾收集站不应接受任何行业交来超过0.1立方米的行业废物或其他危险品;所有垃圾收集站需经常维修,并采取有效防治虫鼠措施。
香港目前外判的垃圾收集服务范围为9个区。根据外判合约,香港政府负责垃圾收集站的建设及运行,垃圾收集服务承办商自行备置垃圾收运设备。食环署主要负责监管。垃圾收集车辆如在路上滴漏将被处以罚金,如不及时整改,除罚金逐次递增外,最终将剥夺承办商承办资格。目前香港垃圾收运服务商为卫龙废料处理有限公司、惠康废料处理有限公司、碧瑶废料处理有限公司3家。其中卫龙公司负责大浦等5个区的垃圾收运,拥有后装压缩车60台、连体垃圾压缩机70台、钩臂车10台、吊车10台、吸粪车5台。以大浦区为例,日产垃圾约280~300吨,中标价约为40万港元/月。香港的垃圾收集服务外判将逐渐增加,直至全部由私人公司承办。
九、香港垃圾收运处理设施建设与管理方面值得借鉴的经验
①投资方面。香港政府财力雄厚,能根据城市发展需求及时给予环卫设施足额投入,并能保证运营费用。设施的设计、建设费用均由财政投资,承包商运营,保证了设施的高水平。
②规划与建设方面。香港能集中统筹规划设施,无区域限制,设施的规划能贯彻落实;实行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建成的设施水平高,能保持多年不落后。
③设备方面。对进入的设备要求标准化,统一配置,例如都配备了符合欧洲工业标准的环保型垃圾桶通用提升装置,保证了设备的通用性。香港现在主要使用的连体垃圾压缩箱容积为15m3、20 m3、25 m3三种,只采用一种规格的钩臂车运输,充分挖掘了设备潜力。另外,采用连体式压缩设备,减少了对土建设施的要求,使得后装压缩式垃圾车也可进站使用,在最终后装压缩车淘汰后,可直接换入连体垃圾压缩箱,而不需改变土建。
④环保措施。对垃圾收集站从设计、建设到运行都有详细的环保措施要求,并强制执行,保证了环保措施的落实。在垃圾收集过程实行严格的袋装、桶装措施,尽量避免垃圾的裸露,最大程度地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⑤管理方面。对垃圾收集站有食环署人员派驻,并制定严格的管理规定。派驻人员按合同进行严格的监管,确保了承包商能够长久稳定地保持高水准的管理。对设备则在使用过程中通过严格的监管制度,达到优胜劣汰。
(作者单位:深圳市城管局)
2004年8月17日至19日,深圳市城管局主管环卫工作的领导和环卫处相关人员组成考察团,考察香港垃圾收集站及设备,重点针对香港兰桂坊、正街街市、兴民街、广富坊、仁兴街、侧鱼涌太古坊停车场、大埔等设在繁华街区、城镇中心区、乡村的7个垃圾收集站和沙田等1个垃圾转运站的选用设备、建设和管理情况进行了考察,通过考察全面了解香港垃圾收集站投资、建设、管理、选用设备以及发展历史和趋势。
一、总体概况
香港总面积1098平方公里,由港岛、九龙半岛和新界组成,现有人口681.60万,其中非港籍人口52.99万。全港日产垃圾14790吨(其中分类回收5380吨),分为家居垃圾和商业垃圾,其中家居垃圾每天约有5899吨(港岛区1268吨、九龙区1851吨、新界和离岛区2780吨),由香港食物环境卫生署负责收集清运和处理(其中约有52%的垃圾产生量,其委托私人公司收运),主要通过垃圾收集站(点),快速转运至大型垃圾转运站,再用大吨位的集装箱通过海、陆两路运往填埋场;其它为商业垃圾,由各公司或其委托的专业公司收运。
二、垃圾收集站基本情况
香港的垃圾收集站分为标准型、乡村型、简易型三种,共有2890座,标准型垃圾收集站158个(其中48个设于港岛区,62个设于九龙区,48个设于新界及离岛区),乡村型垃圾收集站822个,简易型垃圾收集站1910个。标准型垃圾收集站为永久型,采用离街收集方式,占地面积较大,建筑成本、保养及运作费用较高,兼有临时储存垃圾功能,对环境的污染,例如噪音、臭味及市容的影响都减至最低程度。乡村型和简易型垃圾收集站比较简单,个别属于临时收集点,采用离街收集或街上收集方式,所需用地相对较少,选址比较灵活而容易,但对环境卫生及市容有一定影响。
三、垃圾收集站规划原则及建设标准
香港垃圾收集站的规划原则与建设标准是根据《香港规划标准与准则》确定:①繁华街区每2万名人口或在直径500米范围内设置一个离街垃圾收集站。②乡郊或人口较少及分散的偏远地方,每1000名人口设置一个乡村式垃圾收集站。③大型地区发展或重建计划时需预先考虑垃圾收集站的规划,以解决垃圾收集站选址困难问题。④新规划的垃圾收集站尽可能容许垃圾收集车辆使用车头进出,以确保道路安全。⑤兴建垃圾收集站的选址必须对市民日常生活及工作的滋扰减至最低程度。⑥垃圾收集站必须配备空气及废气净化设施、高压水喉、排放渗滤污水明渠及处理设施。⑦垃圾收集站的建筑设计尽可能美化环境,例如在垃圾收集站入口加上景观屏障等。⑧兴建标准型垃圾收集站应符合最低用地标准。
标准型垃圾收集站面积大小取决于垃圾收集车辆进出垃圾站模式及拟用的垃圾收集方式,内部净高度为4.5米。垃圾站内后方最少有30平方米地方(倾斜度不大于1:100)作装卸、临时贮存垃圾用途,并预留5m×12m地方(倾斜度不大于1:100)作垃圾收集车辆停泊及装卸垃圾用途。标准垃圾收集站的基本设施包括:主车辆出入口、设置供运载垃圾用手推车使用的副出入口、储物室(10平方米)、手推车停泊位及清洗处(20平方米)、职员厕所及淋浴间、转车台(如有需要)。垃圾站内墙采用白色及易于保养的物料,柱边附设1.2米高的角铁作保护用途。每个出入口地面均有排水明渠防止污水由站内流出。
四、考察垃圾收集站情况
本次考察兰桂坊、正街街市、兴民街、仁兴街垃圾收集站属于标准型垃圾收集站,前三个设在繁华街区,最后一个设在城镇中心区。站内除垃圾收集车辆外,还放置有数十个至上百个塑胶垃圾桶,可临时储存垃圾。其中兰桂坊垃圾收集站位于繁华商业区,面积为220平方米,离住宅区不足5米,处理量约为30吨/日,总投资600万港元,其中设备投资约100万港元。 投入使用约半年,外型美观,门口的景观屏障色彩艳丽,与周围环境协调。收集站内设有完善的负压抽气系统,保证了臭气不会外泄。但其抽气系统噪音偏大,为避免滋扰周围居民,只在垃圾收集车运作时开启,平时封闭操作。配有水剂涤气系统,采用11%的次氯酸钠将臭气处理后排出。设有2个污水井,渗滤液经2次过滤后排入政府污水渠。因站内面积较小,设有转车台以方便垃圾收集车进出,连体压缩机和后装压缩车都可进站收集垃圾。
本次考察广富坊垃圾收集站、侧鱼涌太古坊停车场垃圾站属于较简单的垃圾收集站,完全敞开式,没有临时贮存垃圾功能。广福坊垃圾收集站为栅格型钢棚架墙,玻璃钢顶结构。侧鱼涌太古坊停车场垃圾站则是在停车场上放置了一个连体式垃圾压缩机,仅地面设有钢轨,以保护地面及定位。因为垃圾袋装实行的较好,从收集到压缩整个过程没有散落、外露现象,垃圾可即时放入车内压缩,不需等候,基本上没有臭气外溢。地面上也没有污水横溢现象。
本次考察大浦乡村型垃圾收集站基本上都是若干个塑胶垃圾桶放置在一起就形成了收集站,主要靠后装压缩车收集。
五、垃圾收集运输设备基本情况
香港垃圾收集、运输设备有三种:第一种是钩臂车配套连体垃圾压缩箱,主要用于繁华闹市区、标准垃圾收集站及私人屋苑的垃圾房,约有钩臂车150辆,连体压缩箱160个;第二种是后装压缩车,主要用于乡村及偏远地区的垃圾收集站,约有650辆;第三种是吊装车,辅助垃圾收集设施,主要用于收集大件垃圾,约有100辆。据了解,香港以前收运垃圾是以后装式压缩车为主,后来也采用过分体式垃圾压缩设备,因为运输过程中的滴漏问题无法解决,已在几年前全部淘汰,目前逐渐以钩臂车配套连体垃圾压缩箱为主。
六、垃圾收集运输设备型号、供应商和设备优缺点
其主要选用的垃圾收集车型号为:
① 后装压缩车
凤凰P12(Phoenix P12)(6吨):约200辆(占30%)
罗尔巴HK130/HK180(Norba HK130/HK180)(6吨及12吨):约200辆(占30%)
其它型号还有诗蜜(Semat)(6吨)、柏里尼(Pennelli)(4吨及6吨)、飞力MP19(Farid MP19)(12吨)、百事(Presspack)(4吨)、维澳柏(Faun Variopress)(6吨)等。
②钩臂车(拖头及拖尾)及连体垃圾压缩箱
底盘基本上采用凤凰拖车(Phoenix Trailer)及罗尔巴拖车(Norba Trailer),钩臂系统主要采用法国吉马(占80%以上)。
连体垃圾压缩箱主要采用荷兰KIGGEN的PD系列,约131个(占80%),其主要技术参数见(左页表二)。
在所考察的设备中,侧鱼涌太古坊停车场垃圾站的PD731连体式垃圾压缩机已投入使用3年,但车厢无变形、表面没有掉漆脱色、压缩过程顺畅、噪音小,走近压缩机才能感觉出压缩机的运作声音。外观整洁与普通集装箱相差不大,在停放、运输过程中不易引起周围居民的反感。
目前食环署及其承办商的垃圾收集模式大致可分为传统垃圾车收集(包括后装压缩车及吊装车)及挂接式垃圾车收集(即钩臂车及连体垃圾压缩箱)。两种收集模式各有优缺点, 后装压缩车的优点为:灵活性较高;可收集大件垃圾;垃圾收集站不需要加装额外供电装置。其缺点为:成本及每年运行费用(燃油及保养维修)相对较高(见表3);在等候垃圾收集车到站前,垃圾需暂存于站内的垃圾桶,影响环境卫生; 运作时所产生的噪音相对较高。
连体垃圾压缩箱的优点为:运作时所产生的噪音相对较低;垃圾可即时放入拖斗内压缩,不需等候,从而减低对环境卫生的滋扰;成本、每年运行费用(燃油及保养维修)相对较低。其缺点为:灵活性低,不适合大件垃圾的收集;需较大面积放置电动拖斗;垃圾收集站需要加装额外电力装置供拖斗使用。
七.环保措施
食环署对辖下的垃圾收集站采取多种有效措施以防止污染。
在控制噪音方面:规定垃圾收集车辆需定时进行维修及保养;进行垃圾收集时要求垃圾收集站所有窗户关上及将大门卷闸放下至地面,减少噪音外泄;尽量在合适的垃圾收集站内使用电动拖斗收集垃圾,以减少噪音的产生。
对为防止垃圾收集站的臭气(包括垃圾收集车辆排放的废气及收集垃圾时所产生的臭气)外溢,食环署及外判承包商工人需严格执行除臭系统及车辆废气抽气系统操作守则。具体措施为:设置抽风系统,运作时工人把抽风系统胶管套在车辆废气排出口上,把废气抽出垃圾收集站外;设置水剂涤气系统等除臭设备,防止臭味排出垃圾收集站外。
对渗滤液的处理,食环署要求垃圾收集车在开车前将所有渗滤液彻底排进垃圾站内排水明渠,如垃圾站没有排水明渠,垃圾收集车需驶往下一个设有排水明渠的垃圾站,将渗滤液彻底排出,避免车斗内积存太多渗滤液,导致在运输时溢出污染路面。在离开垃圾收集站前,必须检查及确保渗滤液排出阀门关闭。 站内所有渗滤液由排水明渠收集后汇流至地下的沉淀池,滤掉垃圾残渣后排放到政府污水渠作最后处理。部分乡村型垃圾收集站附近没有污水渠,收集站的污水包括渗滤液会被引流到附设的污水池作临时储存并等候清理。
八、垃圾收集站的管理及运作模式
垃圾收集站每天收集住宅垃圾 1 次或以上,垃圾收集站的开放时间是每天上午7时至下午3时30分,而在繁忙地区,则延长至晚上11时30分。垃圾收集车会根据既定的路线到食环署垃圾收集站及各公共屋村及私人屋苑的垃圾房收集垃圾。垃圾收集车每天分2班工作,由早上6:30至晚上11:30提供服务,大约三分之二的垃圾是在日班收集。在开放时间内,所有垃圾收集站均收纳住宅垃圾,至于其它类别的废物,须自行运往由环境保护署管理的堆填区、废物收集站或由土木工程署管理的公共填土设施。
垃圾收集站内的清洁及操作人员一般为外判承包商工人,食环署派驻工作人员监管:对大型垃圾收集站会派驻一名工作人员协助清洁及管理工作,对小型垃圾收集站则一个工作人员负责监管2~3个。并制定严格的管理规定:站内所有垃圾及废物,必须每天清理,不得堆积在站内;每次垃圾收集工作完成后,站内地方必须妥为清洗;塑胶垃圾桶内外必须每天清洗一次;严禁员工把废物留起作为私用;垃圾收集站不应接受任何行业交来超过0.1立方米的行业废物或其他危险品;所有垃圾收集站需经常维修,并采取有效防治虫鼠措施。
香港目前外判的垃圾收集服务范围为9个区。根据外判合约,香港政府负责垃圾收集站的建设及运行,垃圾收集服务承办商自行备置垃圾收运设备。食环署主要负责监管。垃圾收集车辆如在路上滴漏将被处以罚金,如不及时整改,除罚金逐次递增外,最终将剥夺承办商承办资格。目前香港垃圾收运服务商为卫龙废料处理有限公司、惠康废料处理有限公司、碧瑶废料处理有限公司3家。其中卫龙公司负责大浦等5个区的垃圾收运,拥有后装压缩车60台、连体垃圾压缩机70台、钩臂车10台、吊车10台、吸粪车5台。以大浦区为例,日产垃圾约280~300吨,中标价约为40万港元/月。香港的垃圾收集服务外判将逐渐增加,直至全部由私人公司承办。
九、香港垃圾收运处理设施建设与管理方面值得借鉴的经验
①投资方面。香港政府财力雄厚,能根据城市发展需求及时给予环卫设施足额投入,并能保证运营费用。设施的设计、建设费用均由财政投资,承包商运营,保证了设施的高水平。
②规划与建设方面。香港能集中统筹规划设施,无区域限制,设施的规划能贯彻落实;实行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建成的设施水平高,能保持多年不落后。
③设备方面。对进入的设备要求标准化,统一配置,例如都配备了符合欧洲工业标准的环保型垃圾桶通用提升装置,保证了设备的通用性。香港现在主要使用的连体垃圾压缩箱容积为15m3、20 m3、25 m3三种,只采用一种规格的钩臂车运输,充分挖掘了设备潜力。另外,采用连体式压缩设备,减少了对土建设施的要求,使得后装压缩式垃圾车也可进站使用,在最终后装压缩车淘汰后,可直接换入连体垃圾压缩箱,而不需改变土建。
④环保措施。对垃圾收集站从设计、建设到运行都有详细的环保措施要求,并强制执行,保证了环保措施的落实。在垃圾收集过程实行严格的袋装、桶装措施,尽量避免垃圾的裸露,最大程度地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⑤管理方面。对垃圾收集站有食环署人员派驻,并制定严格的管理规定。派驻人员按合同进行严格的监管,确保了承包商能够长久稳定地保持高水准的管理。对设备则在使用过程中通过严格的监管制度,达到优胜劣汰。
(作者单位:深圳市城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