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工作报告考察报告
导航

赴温州学习考察报告

  一、基本印象

  温州地处浙江省沿海南部,辖三区、二市、六县,陆域面积11783平方公里,总人口755.8万人。改革开放前的温州由于地处战略前沿,国家投入很少。从1949年到1978年,累计投入不到7亿元,加上资源贫乏,人均耕地不到0.4亩,交通闭塞,经济比较落后,1978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仅为13.2亿元,财政收入1.35亿元,农民人均收入113元。改革开放后,温州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形成了以家庭经营为基础,以家庭工业和联户工业为支柱,以专业市场为依托的经济发展模式--温州模式,实现了经济上的腾飞。到XX年,全市gdp总量为1055亿元,财政收入12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091元。今年上半年,全市财政收入75.3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9.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5%、18%。通过几天的参观学习,感到温州有许多经验做法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借鉴。

  1、温州奇迹是思想解放造就的。在改革开放实践中,温州人始终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始终走在全国前列,领先其它地方一步。当全国绝大多数地区都在大抓农业,试图在黄土地上奔小康的时候,温州已经认识到无工不富的道理,在发展乡镇企业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当其它地方坚持唯成份论,为姓“社”姓“资”争论不休的时候,他们坚持允许试、允许看、不争论,在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创办专业市场方面迈出了坚实的脚步;当其它地方醒悟过来,发展传统工业,启动工业化进程的时候,他们已经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和工业化的初级阶段,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过渡,开始向工业化中级阶段迈进。温州的决策者始终坚持一切从当地实际出发,敢闯敢冒,大胆创新。80年代初期,温州市委提出要灵活贯彻中央各项改革开放政策,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在个私企业的税收征收上采取了先发展,发展后再征税补税的政策,藏富于民,鼓励民间投资。温州各级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着力抓好宏观规划、指导和服务,搞好基础设施建设,从不干涉企业正常的生产和经营;政府机构精干高效,政务公开,审批程序简化,行政收费项目少,办事效率高;对市场实行封闭式管理,对企业实行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一个口收费,进入市场和企业检查,必须经政府批准;凡企业要办的事情,统一标准,公开办理,限期办结,没有哪个部门从中作梗、刁难企业的,体现了小政府、大服务的改革方向。思想的一次次解放,思路的一次次拓宽,群众积极性的充分调动,带来了温州经济的超常规发展和温州奇迹的出现。

  2、温州发展是靠改革推动的。温州的经济发展不占“天时”、“地利”,惟在“人和”。温州人多地少,交通不便,资源缺乏,国家投资不多,其经济发展的奥秘是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靠改革起家。最为典型的是苍南县龙港镇的建立。1984年,龙港镇在6个小渔村的基础上开始成立运作,当时只有8000元开办费,其余一无所有。面对这种状况,龙港镇在县委、县政府给予“自费改革”的政策指引下,率先推出三大改革措施:一是在全国率先实行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敞开大门建设,联合农民造城,鼓励农民自理口粮进城,自建住宅落户,从而迅速实现了人口集聚。到1986年,就有周边县市的2万多农民进城。二是在全国率先实行土地有偿使用制度改革,把土地作为商品来经营,按地段分为不同等级,以收取市政设施费的形式,进行土地有偿出让。到1985年底,征收了1000多万元市政设施费,基本解决了龙港“三通一平”建设所需要的资金。三是突破“唯成份论”,坚持不论成份论发展,不论比例论效益,不论数量论质量,不论主体论地位,积极鼓励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迅速掀起了千家万户办工厂、千军万马闯市场的经济热潮。通过以上三大改革,解决了小城镇发展过程的人口集聚、建设资金和产业集聚问题,到1994年,龙港镇在温州市所有小城镇中综合经济实力位居第一。目前,全镇总面积80.7平方公里,总人口28万人,其中外来人口5万人;城区面积12平方公里,城区人口12万人;拥有各类企业1200多家,个体工商户11160多户,形成了以印刷、纺织、礼品为支柱产业,通讯、工艺美术、化工、食品等新兴产业的特色产业结构,其中印刷业一枝独秀,去年产值达35亿元,被中国印刷技术协会命名为“中国印刷城”。

  3、温州繁荣是“小商品、大市场”带来的。温州在市场竞争中之所以能赢得优势,原因很多。温州人在区域支柱产业、主导产品的选择和培育上,看准自身的比较优势,乐于扮演“小角色”是很重要的原因。温州经济增长这么快,并没有多少高新技术产业、多少技术密集型产品,而是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以一般的工业消费品为主。支撑温州经济的八大类工业产品是皮鞋、服装、打火机、眼镜、灯具、纽扣、低压电器、标牌徽章。可以说这些产品都是再普通不过的小商品和零配件。温州人正是发挥了善于商品生产和经营的传统优势,着力突出了温州地方特色,扮演“小角色”,不因利薄而不为之,把小商品办成了大市场,把小行业变成了大产业。在温州,往往一个村或邻近的几个村是某一类或某一种产品的产销小基地,一个镇或邻近的几个镇是某一类或某一种产品的产销大基地。平阳县的萧江镇是全国最大的塑料编织袋生产基地,其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六分之一,被誉为“中国塑编第一镇”。全镇现有企业198家,年产值500万元的塑编规模企业40多家,超亿元的2家,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并出口欧美等国家。去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达到26.2亿元,财政收入9272万元,外贸出口达1.1亿元。乐清市柳市镇被誉为“中国电器之都”。该镇的正泰集团已形成低压电器、输电设备、仪器仪表等六大产业,拥有50多家分公司和子公司,有员工1.3万人,近千家协作厂,XX多个国内外营销网点。去年企业产值81.47亿元,实现销售收入80.58亿元,企业规模列全国民营企业综合实力500强第4位。

  4、温州产品是从“假”到“优”走过来的。遍布温州城乡的家庭工业,形形色色的小商品,曾经为温州经济发展,为人们的治穷致富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在九十年代初,温州一度“假冒伪劣”现象严重,成为“假冒骗”的代名词,成为全国打假的重点。温州的经济也走向了低谷,滑向了衰落的边缘。但温州人没有消沉,没有气馁,而是发扬百折不挠的温州人精神,痛定思痛,转变观念,提出了“二次创业质量立市”的口号,展开了一场“打击假冒骗,保卫温州”的生命之战。近年来,温州越来越多的企业注重科技进步和人才引进,舍得花钱搞技改,把技术改造与产品开发、结构优化、规模扩张结合起来,加大技改投入,主动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攀亲结缘,建立了科研所、技术开发中心、产品设计院,加快了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步伐,有力地推动了区域性产业向全国性产业直至国际性产业发展。如正泰集团与上海理工大学联合创办了正泰学院,培养储备人才;投入5亿元,兴建正泰科技工业园;在北京和上海设立高科技信息企业,在美国硅谷注册成立了科研机构,形成了以温州为开发基地,以上海为科研中心,以北京中关村和美国硅谷为龙头的多层次、开放式技术开发体系,实现了从中低档产品向领先产品、专利产品的转变,形成了具有正泰自主知识产权的n系列新产品。目前,全市产品合格率和主要产品质量稳定提高率达95.9%,上规模的企业普遍取得了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二、主要收获

  本次考察活动,时间安排紧凑,考察内容丰富,接触人员广泛,学习收获很大。短短几天时间,考察团足迹遍布半个温州,先后考察访问了温州市的鹿城区、乐清市、平阳县、苍南县等县市区,既听取了所到之处党政领导关于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等方面的先进经验介绍,又实地考察了温州挺宇集团、乐清市正泰集团工业园、中国塑编之都-萧江工业园和苍南县的灵溪镇、龙港镇的部分企业。同时,考察团一行积极同各路客商密切接触,广泛洽谈,邀请温州的有识之士来投资开发,共谋发展。

  一是解放了思想,进一步增强了加快发展的紧迫感。温州之行使我们深刻感受到,我们同沿海发达地区的差距不是在缩小,而是在拉大。苍南县一个人口仅20多万人的龙港镇的经济总量和我们一个县差不多,去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2.88亿元,财政收入3.02亿元;今年上半年迪止谏苤?span lang=en-us>21.3亿元,财政收入1.9亿元。目前全镇股份合作企业已发展到1247家、私营企业281家、个体工商户11163家;年产值在500万元以上的企业108家,其中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74家,超亿元的有5家。可以说,当前我们面临一个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不发展要落后、慢发展也要落后的逼人形势。如果我们还自我感觉良好,不发奋追赶,那就不仅难以消除固有的差距,还可能在新一轮竞争中远远落伍。我们只有承认落后而不甘落后,看到优势而不妄自菲薄,把发展缓慢的责任感转化为弥补欠帐的强大动力,把干部群众中蕴藏着的巨大潜能释放出来,才能以思想的大解放、观念的大转变促进经济的大发展。

  二是宣传了,推动了我县在温州招商引资工作的开展。我县考察团在温州考察期间,每到一地,都努力寻求合作项目,先后与上百家企业家接触交流,向他们积极宣传的优越条件,吸引他们到来投资兴业。7月19日,我县考察团在苍南县的龙港镇与温州客商举行了恳谈会,30多名温州客商应邀参会。会前,大家观看了全面介绍的电视专题片。会上,县委书记尚洪立向客商们介绍了在投资的优越环境,代表县委、县政府热忱欢迎温州企业界朋友到走一走、看一看,检验一下良好的投资软、硬环境,在投资兴业,发展壮大自己;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就我县的经济项目和有关招商引资的政策向客商们作了详细说明。会上,我县带来的20多个对口合作项目引起了客商们的浓厚兴趣,一些客商表示争取早日到我县考察,寻找项目进行合作开发。

  三是加深了了解,找到了两地合作的结合点。当前,国内资本正蓄势北上,制造产业正向内陆转移。通过此次考察,我们深刻认识到,近些年随着我县的软硬环境的不断改善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温州等沿海地区企业的吸引力显着增强。同时,我们看到,近年来温州等沿海地区因土地、电力、人才紧缺和劳动力成本上升,其产品、技术、设备向北部梯度转移已呈自发和自觉之势,北进意识强烈,给我们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考察团所到之处反复宣传完善的基础设施条件和区位优势以及近年来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引起了温州企业家们的极大兴趣。考察团所到各地受到了当地党委政府的热烈欢迎,他们热情介绍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表示两地经济有互补性,过去有不少经济联系,今后双方要多往来,寻求更多合作机会,谋求两地关系进一步发展,实现双赢共赢。

  三、几点启迪和建议

  通过到温州学习考察,我们既看到了差距,又学到了经验,更加坚定了加快发展的信心。我们要以温州经验为指导,结合实际,坚持走具有特色的区域经济发展道路。具体来说,就是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思想必须进一步大解放。当前,正处在一个大追赶和大发展的重要时期。温州之行告诉我们,前几年只是低水平、低总量上的增长,增长速度远远谈不上“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当前,发展势头良好,县委、县政府决策正确,这为我县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可能。挑战是严峻的,任务是艰巨的。我们要看到,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不思进取、墨守陈规的现象还随时可见,五花八门的形式主义还大有市场,夸夸其谈的“口头改革”,甚至打着改革的旗号阻挠改革的行为也屡见不鲜。对比差距,实现追赶型、跨越式发展,就一定要在思想观念上来一个大转变,“超常规”发展必须配以“超常规思维”,“创奇迹”的速度必须得有“创奇迹”的观念。墨守陈规、小富即安、画地为牢、自我封闭、患得患失,不可能实现“超常规”;整体素质不高,经济结构不合理,技术水平低,传统产业、产品结构不适应市场变化的需要,不可能实现“超常规”。我们必须正视发展差距,找准落后症结,进一步增强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的紧迫感,穷则思变,打好翻身仗,实现新跨越。

  (二)必须继续坚定不移走“工

业兴县”之路。通过近几年的发展实践证明,“落后在工业,差距在工业,难点在工业,希望也在工业”,这一点已成为全县上下的共识。温州之行给考察团印象最深的就是工业经济在三次产业中所占的高比例及其在经济发展的绝对核心地位,工业经济的迅猛发展促成了“温州奇迹”。一、二、三产互动的核心是工业,互动的条件是第二产业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大幅度提高,互动的根本是工业化对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的带动。现代化首先是工业化,沿海发达地区是如此,亦是如此。除了走“工业兴县”之路,别无选择。所以,我们必须继续坚定不移地走“工业兴县”之路,以项目建设为龙头,努力实现工业经济新突破。

  (三)必须把发展壮大民营经济放到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考察温州的经济发展,无论怎样高度评价温州民营经济的贡献都不为过。温州是民营经济的汪洋大海,温州的民营经济在其国内生产总值中占了80%多,在整个工业产值中占了90%多,在全市财政收入中占了70%左右,在温州经济社会的发展中起到了主体性作用。不仅如此,民营经济不仅成功地解决了温州的经济增长,还为劳动力过剩、国有企业下岗工人再就业提供了途径。实践无可辩驳地一再证明:凡是国有经济比重大的地方,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就多,发展也就缺乏活力;凡是民营经济比重大的地方,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就少,发展就充满了后劲。对于经济欠发达的来说,应该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着力进行所有制结构调整,加快国有经济退出一般竞争性领域的步伐,把有限的国有资本向关键产业、关键企业、关键产品集中,给民营经济的发展创造广阔的空间;要大力鼓励、支持、引导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使不同所有制企业能够公平竞争,不搞歧视,真正把非公有制经济当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来对待。民营经济的发展没有先例可借鉴,自身难免会存在整体素质不高,管理水平低,企业规模小、产品档次及科技含量低、相互之间无序竞争等不足,必须适时加以引导。“中国塑编第一镇”--平阳县的萧江镇,在企业的发展壮大过程中,镇编织协会发挥了关键作用,各企业在协会的指导协调下,有序竞争,共同繁荣,共同发展。反观我县,在九十年代初,也有10多家塑编企业,并达到了一定规模,后来因经营不善逐渐消失。究其原因是没有形成很好的产业链,无序的市场竞争,遇到客户大家互相恶意压价造成的。现在我县的草柳编、厨房设备、明胶等行业在经营中也面临类似的问题,尽管也成立了几个行业协会,但协会的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为此,我们必须切实加强对民营企业管理和引导,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努力创造公平合理的市场竞争环境,促进民营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四)必须推出力度更大的招商引资新举措。招商引资是增加投入、加快发展的重招、捷径。温州年财政收入120多个亿,但还在不惜血本搞招商引资,新招迭出,大动作不断。现在,我们有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沿海地区都具备,甚至比我们更优惠。我们必须进一步反思招商引资的各项政策,认真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对现有招商引资政策进行修订完善,在土地、税费等方面提供更优惠的政策,增强吸引力,并注意操作技巧,实行一企一策,有政策按政策办,没政策争取政策,争取不到变通处理,变通不了商量办,千方百计把事情办成。要充分调动企业招商引资的积极性,国有企业要带头主动出击,赴外招商引资。要强化领导责任,落实目标责任制,形成全党、全社会都来抓招商引资的大好局面。要努力营造良好的投资软环境,对招进来的企业要留得住、能赚钱、长得快,不要招进来就了事;对找上门来的企业、客商要认真对待,热情接待。

  (五)必须进一步加快城市化进程。抓城市建设就是抓经济发展。我县的城市建设与温州的差距,主要表现在街道的拓展、建筑造型、城区绿化、美化、广场建设、绿化管理、市民城市意识上。下一步,我们要重点做好扩大规模、完善功能、优化环境、提高品位的文章,使城市规模大起来、功能全起来、环境美起来、品位高起来。城市建设,必须着眼于长远发展,拓展城市空间;着眼于协调发展,改善投资环境;着眼于以人为本,提高市民生活质量;着眼于科学规划,坚持市场运作。对县城的重新规划必须尽快实施,规划一经制定,就必须不折不扣执行,减少随意性和盲目性。城市建设要还权于政府,集权于首长,坚持一把手主管、一支笔审批、一个部门把管的原则;要把绿地留出来,把空间腾出来,该限制的限制,该从严掌握的从严掌握;旧城改造可适当放慢,先把新城区骨架构建起来。要进一步做好经营城市文章,除工业用地外,全部纳入政府储备,高度垄断一级市场,培育和规范土地市场,以地生财,以地建市,为城市建设积聚财力,使城市基础设施投入不断加大,不断推进城市化进程。

考察报告大全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