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依据初中化学《课程标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化学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提高未来公民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
二、基本情况及解决策策略
本学期我担任06(3)、06(4)两个班的化学教学工作。这些学生全部来自农村,在基础上,各种层次的都有。在学习习惯、行为习惯上也有好有坏。从上学期的考试情况来看:优等生占25%,70分以下占20%。从这可以看出,学生两极分化现象较严重,优等生比例偏小,临界学生比例很大。优生对学习的热情较高,但对问题的灵活变通的能力较差,临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较差。
根据以上情况分析,解决问题策略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以《初中化学三阶段探究式教与学》课题研究为契机,鼓励学生大胆进行科学探究。通过科学探究活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煅炼学生的思维。二是课堂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课堂呈现良好的师生互动的场面。三是做好临界生的辅导工作,从心理、学习、生活等各个层面上关心他们,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潜力所在,提高他们战胜自己的信心。
三、教材内容分析
本学期涉及的内容有:《化学》(下册),从第八到第十二单元。
1、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本单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验事实出发,采用对比的方法,引导学生亲自感受纯金属与合金的性质、金属与氧气以及盐酸等反应的不同,以加深学生对物质的性质与物质用途的关系的了解,认识到金属既有通性,又有各自的特性。主要涉及到以下的内容:①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②金属锈蚀条件的探究;③合金的性能与用途;有关冶铁的计算;金属资源的保护;置换反应的概念。
2、第九单元“溶液”。本单元的先从定性的角度初步认识溶液,再从定量的角度研究物质的溶解性,最后进一步从定量的角度认识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主要有以下一些内容:①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水是最重要的溶剂,酒精、汽油等也是常见的溶剂;②了解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意义;③能说出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④了解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涵义;⑤了解结晶现象;⑥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及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3、第十单元“酸和碱”。本单元先从酸碱指示剂的实验,简单地反映酸和碱能与指示剂反应并显示不同的颜色,从而说明酸和碱作为不同类物质具有不同的性质,使学生对酸和碱有一些初步的认识。再具体介绍了几种常见酸和碱的性质、用途等,简单归纳几种酸和碱各自相似的化学性质。及结合具体物质来介绍的有关酸和碱的腐蚀性。最后,通过酸和碱溶液的导电实验,来说明酸和碱为什么会具有一些共同的性质。本单元主要涉及到以下的主要内容:①酸的化学性质及应用;②碱的化学性质及应用;③酸碱性质的探究实验。
4、第十一单元“盐、化肥”。本单元先从生活中的食盐拓展到化学意义上的盐类化合物,指出即使在生活中,人们常见的盐也不止食盐一种。再通过介绍化肥拓展盐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同时也对酸、碱、盐之间的复分解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碳酸根离子的检验、分离提纯物质及化合物的分类(供选学)等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和提高、延伸。所涉及的主要内容有:①根据常见的盐的性质及用途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②根据盐的性质,完成酸碱盐的相互转化;③利用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判断复分解反应能否进行;④化学肥料的检验计算。
5、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本单元主要涉及到以下的内容: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有机合成材料。
四、教学进度计划教学进度表:
周次教学内容备注
1第八单元:金属及金属材料
2-3第九单元:溶液
4-5第十单元:酸和碱;第一次质量检测
6第十一单元:盐、化肥;
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
7
8-9基础复习:1-4单元
10基础复习:5-8单元
11基础复习:9-12单元
12专题复习:1-2-3单元
13专题复习:4-5单元
14专题拓展:1-4单元
15-18模拟检测
19回归课本
20中考
依据初中化学《课程标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化学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提高未来公民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
二、基本情况及解决策策略
本学期我担任06(3)、06(4)两个班的化学教学工作。这些学生全部来自农村,在基础上,各种层次的都有。在学习习惯、行为习惯上也有好有坏。从上学期的考试情况来看:优等生占25%,70分以下占20%。从这可以看出,学生两极分化现象较严重,优等生比例偏小,临界学生比例很大。优生对学习的热情较高,但对问题的灵活变通的能力较差,临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较差。
根据以上情况分析,解决问题策略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以《初中化学三阶段探究式教与学》课题研究为契机,鼓励学生大胆进行科学探究。通过科学探究活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煅炼学生的思维。二是课堂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课堂呈现良好的师生互动的场面。三是做好临界生的辅导工作,从心理、学习、生活等各个层面上关心他们,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潜力所在,提高他们战胜自己的信心。
三、教材内容分析
本学期涉及的内容有:《化学》(下册),从第八到第十二单元。
1、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本单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验事实出发,采用对比的方法,引导学生亲自感受纯金属与合金的性质、金属与氧气以及盐酸等反应的不同,以加深学生对物质的性质与物质用途的关系的了解,认识到金属既有通性,又有各自的特性。主要涉及到以下的内容:①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②金属锈蚀条件的探究;③合金的性能与用途;有关冶铁的计算;金属资源的保护;置换反应的概念。
2、第九单元“溶液”。本单元的先从定性的角度初步认识溶液,再从定量的角度研究物质的溶解性,最后进一步从定量的角度认识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主要有以下一些内容:①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水是最重要的溶剂,酒精、汽油等也是常见的溶剂;②了解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意义;③能说出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④了解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涵义;⑤了解结晶现象;⑥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及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3、第十单元“酸和碱”。本单元先从酸碱指示剂的实验,简单地反映酸和碱能与指示剂反应并显示不同的颜色,从而说明酸和碱作为不同类物质具有不同的性质,使学生对酸和碱有一些初步的认识。再具体介绍了几种常见酸和碱的性质、用途等,简单归纳几种酸和碱各自相似的化学性质。及结合具体物质来介绍的有关酸和碱的腐蚀性。最后,通过酸和碱溶液的导电实验,来说明酸和碱为什么会具有一些共同的性质。本单元主要涉及到以下的主要内容:①酸的化学性质及应用;②碱的化学性质及应用;③酸碱性质的探究实验。
4、第十一单元“盐、化肥”。本单元先从生活中的食盐拓展到化学意义上的盐类化合物,指出即使在生活中,人们常见的盐也不止食盐一种。再通过介绍化肥拓展盐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同时也对酸、碱、盐之间的复分解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碳酸根离子的检验、分离提纯物质及化合物的分类(供选学)等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和提高、延伸。所涉及的主要内容有:①根据常见的盐的性质及用途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②根据盐的性质,完成酸碱盐的相互转化;③利用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判断复分解反应能否进行;④化学肥料的检验计算。
5、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本单元主要涉及到以下的内容: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有机合成材料。
四、教学进度计划教学进度表:
周次教学内容备注
1第八单元:金属及金属材料
2-3第九单元:溶液
4-5第十单元:酸和碱;第一次质量检测
6第十一单元:盐、化肥;
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
7
8-9基础复习:1-4单元
10基础复习:5-8单元
11基础复习:9-12单元
12专题复习:1-2-3单元
13专题复习:4-5单元
14专题拓展:1-4单元
15-18模拟检测
19回归课本
20中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