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一篇个人工作总结,为您提供帮助!
中等职业学校班级管理工作的关键步骤,是加大对职高生的德育力度;中国的传统文化,理应对职高生产生重要的影响;现阶段,相当一部分学校的老师,他们的劳动内容和劳动方式,同社会对他们在这方面的需求之间,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这是致使这些老师所受待遇较差的主要原因;中职学校班主任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到了应该引起足够重视的时候;工作艺术与教育机智,是中职学校班主任必修的技能。
一 认同职高生,还之以自信
职高生的不良行为习惯简直没有什么不可以宽容的。职高生在教室里吐一口痰怎么了?吐了也就吐了,老师根本没必要就此为他感到难过。这又不是错得了不得的、可以比之杀人放火之类恶劣的事情。你提醒他,让他下次注意点不就得了。沉迷网吧又如何?丢开好奇心理不谈,那里面不正有拓展他交际圈子的意图吗?现代人要是不愿拓展自己的交际圈子,那才真正可怕呢!对异性产生好感又咋的?十七八岁的人,不对异性产生好感的,那恐怕才有问题。有的老师24小时轮流监控,对学生中的“眉来眼去,暗送秋波”之举,格杀勿论。哎哟哟,我的老师,你拿了多少工资?你感觉累不累嘛!
留心一下,在街上跟你打招呼的是谁?是曾经调皮过的职高生啊!跟你绕道走的又是谁?是不是当初成绩拔尖的学生啊?
所以说,换个角度看,也许正是眼下那些不被你喜欢的人,将来,他们更能经受住挫折,更能懂得培植和珍惜人与人之间的感情。
自然,有着不良行为习惯的职高生,我们不应帮着他忽视这些习惯的存在。需要我们思考的问题是,该如何引导这样的职高生克服不良行为,扬其所长,奠定好他明天要走的路?
细看有着不良行为习惯学生的家庭背景,再走访一下他们的生活环境,又安排跟他们的几次促膝谈心,你会发现,这些年青人丢掉的,主要是一分自尊:父母的离异,或不和,或在对待子女教育上的偏激,使他在同龄人中自觉不自觉地处于另类的角色——他在学习和生活中受到的如讽刺挖苦类不公平的待遇可能太多了,他已经没有自尊可言;世风的每况愈下,致使他在学校获得的很多正面教育成果碰壁,这使他开始怀疑周围的一切,他摇摆于学校、社会之间,模糊了是非标准,他为人的尊严由此一步步丧失。这样的学生,一方面,他以一种逆反的心态支配着自己的言行,另一方面,他又确确实实在内心深处掂量着自己言行可能带来的不良后果。所以,对这样一些同学,我们要给他们多一分肯定,少一分打击。鼓励性的话,能让他恢复自信,帮助他找回那份久违了的尊严。
吐痰肯定是不应该的,这点必须让他有所认识。然而在方式的选择上,老师们中,情况就可能产生差别了。记住,一个眼神可能比你的大声训斥更为有效。推而广之,对说了粗话脏话的人,你事后单独为他“剖析”所说话语的“内涵”,让他站在母亲的角度想想,进而为自己的粗话脏话而脸红,这肯定比你在他话音刚落时即予以“迎头痛击”好得多。在他扶正卫生角的扫帚时,你报之以微笑,接下来他可能做出太多太多的在你看来都是值得肯定的事情。
他为什么愿意听你的话?愿意按照你的思路去办事?因为你看到了他的闪光点,你让他找回了自信,你让他感受到了为人的一份尊严,而这样的闪光点,这样的自信,这样的尊严,旁的人是非常乐意忽略的,至少是认为不足挂齿。也因为在大庭广众之下,你没有“剪”他的“眉毛”而令他下不来台,而这样的待遇,实在是若干年来他的生活圈子中几近消失了的东西。大部分行为习惯不良的职高生,他们在生活中难以找寻到自己应有的那份尊严。由于曾经的劣迹,他们说什么,做什么,别人可能都不再去相信,不再去认可。他还有何望?
所以我们说,努力帮助有着不良行为习惯的职高生找回他们的自尊,是班主任们应当重视的第一件事情。
二 高看职高生 放手实践
就目前看,老师们对职高生的认识有不够之处。很多老师随大流,把手中的职高生当成中考中的失败者、失意者,认为职高生们知识储备差,行为习惯也不好,比起普高生来,实在是不如意得很。尤其是,为数不少的学校,派老师下乡招生,并以此作为评价老师业绩大小的重要标尺之一,这就更加强化了老师们对职高生们的以上认识。因为,以如此方式招进来的职高生,什么样素质的人都有。
有的班主任害怕学生出事,思想上保持着高度的警惕,他自己也因此背上沉重的压力。听说某某班学生“出事”了:或者在体育中跌伤了腿,或者在课间打了人,也或者在校外误拿了人家的东西,被逮了个正着……他就内心不安起来。他几乎每天都在惶恐中等,等着他班上某件事情的突然发生。这样的班主任,干脆禁止了学生中的一切活动。以为当好了“保姆”,就足以向家长和人民交差。这又是何苦呢?我的老师!你要管学生的“心”,而不单单是他的“身”。有句俗话说,“青年犯错误,上帝也原谅!”你要大胆放手,让你的职高生去实践。在实践中,他出了错,自然得到一次反面的教训,下次办类似的事情,他心中就有数得多了,这当然比总想捆住职高生手脚的做法要高明得多。当此时,你要给他一个面子,你反话也要正说。这样,学生中真正“出事”的情况根本不会多,同时,班主任害怕出事的心理压力也会大大减少。记住,在事关尊严的问题上,“给别人以面子,实际是把面子给了自己”。
三 品德教育贵在实在、宽严有度、把握火候
当然,复杂的社会环境、家庭背景对职高生的道德形成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普高生通常有着明确的高考目标,这样的目标有力地约束着他们的校内外学习行为。而职高生在这方面情形不同,他们往往不能有明确的高考目标,所以,他们于对生活的多面接触中,迷失方向,产生不良行为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因此,我们一定要抓好对职高生的理想和前途教育,要把前进中的困难向他们讲清楚,不要隐瞒。让他们明白:在人生旅途上,“条条蛇都咬人”,不可心存侥幸!唯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生活才会不迷失或少迷失方向,前进路上才会有巨大的动力。
这样的品德教育贵在实在,贵在宽严有度,贵在把握火候。
什么叫德育工作中的“宽严有度”呢?这是说,我们不应当吹毛求疵。对待学生中的缺点和错误,我们要能宽容一点。不要总是相信“严师出高徒”的古训,从现实生活中看,“严师”也有带出“恶徒”的。沈鹏弑母案,多数人记忆犹新。沈鹏在极度“畏母”之上的“弑母”,留给我们什么启示?是不是母亲一贯喋喋不休的“德育”,逼出儿子的铤而走险?
让我们的思绪从家庭回到学校来。想象一下,职业学校的德育工作,其不足部分, 是否有出自那些“太负责任”的班主任身上的?正是这些班主任,总要把学生的点滴过错批个淋漓尽致——可这样的“事无俱细”,常常引来学生们的反感。
然而这又是不是说,职业学校的德育工作,一点严不得,非要宽一些才对呢?也不是的!一味的“宽”,模糊了好坏的界限,那简直就是对犯错学生的放纵,其结果,这些学生昏头昏脑,又犯下更严重的错误。
高明的班主任,对职高生的品行引导往往能做到点到为止,宽严有度,既让职高生们意识到曾经有过的和正在经历的是是非非,又能巧妙地维护好他们心底的那份自信,那份自尊,从而把德育工作做得最好。
中等职业学校班级管理工作的关键步骤,是加大对职高生的德育力度;中国的传统文化,理应对职高生产生重要的影响;现阶段,相当一部分学校的老师,他们的劳动内容和劳动方式,同社会对他们在这方面的需求之间,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这是致使这些老师所受待遇较差的主要原因;中职学校班主任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到了应该引起足够重视的时候;工作艺术与教育机智,是中职学校班主任必修的技能。
一 认同职高生,还之以自信
职高生的不良行为习惯简直没有什么不可以宽容的。职高生在教室里吐一口痰怎么了?吐了也就吐了,老师根本没必要就此为他感到难过。这又不是错得了不得的、可以比之杀人放火之类恶劣的事情。你提醒他,让他下次注意点不就得了。沉迷网吧又如何?丢开好奇心理不谈,那里面不正有拓展他交际圈子的意图吗?现代人要是不愿拓展自己的交际圈子,那才真正可怕呢!对异性产生好感又咋的?十七八岁的人,不对异性产生好感的,那恐怕才有问题。有的老师24小时轮流监控,对学生中的“眉来眼去,暗送秋波”之举,格杀勿论。哎哟哟,我的老师,你拿了多少工资?你感觉累不累嘛!
留心一下,在街上跟你打招呼的是谁?是曾经调皮过的职高生啊!跟你绕道走的又是谁?是不是当初成绩拔尖的学生啊?
所以说,换个角度看,也许正是眼下那些不被你喜欢的人,将来,他们更能经受住挫折,更能懂得培植和珍惜人与人之间的感情。
自然,有着不良行为习惯的职高生,我们不应帮着他忽视这些习惯的存在。需要我们思考的问题是,该如何引导这样的职高生克服不良行为,扬其所长,奠定好他明天要走的路?
细看有着不良行为习惯学生的家庭背景,再走访一下他们的生活环境,又安排跟他们的几次促膝谈心,你会发现,这些年青人丢掉的,主要是一分自尊:父母的离异,或不和,或在对待子女教育上的偏激,使他在同龄人中自觉不自觉地处于另类的角色——他在学习和生活中受到的如讽刺挖苦类不公平的待遇可能太多了,他已经没有自尊可言;世风的每况愈下,致使他在学校获得的很多正面教育成果碰壁,这使他开始怀疑周围的一切,他摇摆于学校、社会之间,模糊了是非标准,他为人的尊严由此一步步丧失。这样的学生,一方面,他以一种逆反的心态支配着自己的言行,另一方面,他又确确实实在内心深处掂量着自己言行可能带来的不良后果。所以,对这样一些同学,我们要给他们多一分肯定,少一分打击。鼓励性的话,能让他恢复自信,帮助他找回那份久违了的尊严。
吐痰肯定是不应该的,这点必须让他有所认识。然而在方式的选择上,老师们中,情况就可能产生差别了。记住,一个眼神可能比你的大声训斥更为有效。推而广之,对说了粗话脏话的人,你事后单独为他“剖析”所说话语的“内涵”,让他站在母亲的角度想想,进而为自己的粗话脏话而脸红,这肯定比你在他话音刚落时即予以“迎头痛击”好得多。在他扶正卫生角的扫帚时,你报之以微笑,接下来他可能做出太多太多的在你看来都是值得肯定的事情。
他为什么愿意听你的话?愿意按照你的思路去办事?因为你看到了他的闪光点,你让他找回了自信,你让他感受到了为人的一份尊严,而这样的闪光点,这样的自信,这样的尊严,旁的人是非常乐意忽略的,至少是认为不足挂齿。也因为在大庭广众之下,你没有“剪”他的“眉毛”而令他下不来台,而这样的待遇,实在是若干年来他的生活圈子中几近消失了的东西。大部分行为习惯不良的职高生,他们在生活中难以找寻到自己应有的那份尊严。由于曾经的劣迹,他们说什么,做什么,别人可能都不再去相信,不再去认可。他还有何望?
所以我们说,努力帮助有着不良行为习惯的职高生找回他们的自尊,是班主任们应当重视的第一件事情。
二 高看职高生 放手实践
就目前看,老师们对职高生的认识有不够之处。很多老师随大流,把手中的职高生当成中考中的失败者、失意者,认为职高生们知识储备差,行为习惯也不好,比起普高生来,实在是不如意得很。尤其是,为数不少的学校,派老师下乡招生,并以此作为评价老师业绩大小的重要标尺之一,这就更加强化了老师们对职高生们的以上认识。因为,以如此方式招进来的职高生,什么样素质的人都有。
有的班主任害怕学生出事,思想上保持着高度的警惕,他自己也因此背上沉重的压力。听说某某班学生“出事”了:或者在体育中跌伤了腿,或者在课间打了人,也或者在校外误拿了人家的东西,被逮了个正着……他就内心不安起来。他几乎每天都在惶恐中等,等着他班上某件事情的突然发生。这样的班主任,干脆禁止了学生中的一切活动。以为当好了“保姆”,就足以向家长和人民交差。这又是何苦呢?我的老师!你要管学生的“心”,而不单单是他的“身”。有句俗话说,“青年犯错误,上帝也原谅!”你要大胆放手,让你的职高生去实践。在实践中,他出了错,自然得到一次反面的教训,下次办类似的事情,他心中就有数得多了,这当然比总想捆住职高生手脚的做法要高明得多。当此时,你要给他一个面子,你反话也要正说。这样,学生中真正“出事”的情况根本不会多,同时,班主任害怕出事的心理压力也会大大减少。记住,在事关尊严的问题上,“给别人以面子,实际是把面子给了自己”。
三 品德教育贵在实在、宽严有度、把握火候
当然,复杂的社会环境、家庭背景对职高生的道德形成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普高生通常有着明确的高考目标,这样的目标有力地约束着他们的校内外学习行为。而职高生在这方面情形不同,他们往往不能有明确的高考目标,所以,他们于对生活的多面接触中,迷失方向,产生不良行为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因此,我们一定要抓好对职高生的理想和前途教育,要把前进中的困难向他们讲清楚,不要隐瞒。让他们明白:在人生旅途上,“条条蛇都咬人”,不可心存侥幸!唯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生活才会不迷失或少迷失方向,前进路上才会有巨大的动力。
这样的品德教育贵在实在,贵在宽严有度,贵在把握火候。
什么叫德育工作中的“宽严有度”呢?这是说,我们不应当吹毛求疵。对待学生中的缺点和错误,我们要能宽容一点。不要总是相信“严师出高徒”的古训,从现实生活中看,“严师”也有带出“恶徒”的。沈鹏弑母案,多数人记忆犹新。沈鹏在极度“畏母”之上的“弑母”,留给我们什么启示?是不是母亲一贯喋喋不休的“德育”,逼出儿子的铤而走险?
让我们的思绪从家庭回到学校来。想象一下,职业学校的德育工作,其不足部分, 是否有出自那些“太负责任”的班主任身上的?正是这些班主任,总要把学生的点滴过错批个淋漓尽致——可这样的“事无俱细”,常常引来学生们的反感。
然而这又是不是说,职业学校的德育工作,一点严不得,非要宽一些才对呢?也不是的!一味的“宽”,模糊了好坏的界限,那简直就是对犯错学生的放纵,其结果,这些学生昏头昏脑,又犯下更严重的错误。
高明的班主任,对职高生的品行引导往往能做到点到为止,宽严有度,既让职高生们意识到曾经有过的和正在经历的是是非非,又能巧妙地维护好他们心底的那份自信,那份自尊,从而把德育工作做得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