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推进公共服务向农村倾斜,补足这条经济社会发展“短腿”中的“短腿”,对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经过调研,现就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基层体制机制报告如下。
一、全区教育、卫生、文化事业发展现状
(一)基本情况
全区现有各级各类学校234所,其中电大1所、中职学校2所、中学18所、九年一贯制学校6所、小学185所、幼儿园3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民办教育学校(园)18所;有在校学生106854人,其中公办教育104515人、民办教育2339人;有正式在编教职工5033名。
全区有区级医疗卫生单位6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个、乡镇卫生院27个、村卫生室158个、卫生点17个;现有医疗卫生人员1350人,其中乡镇卫生人员561人;另聘有乡村医生364人。
全区各街道、镇、乡都设有文化卫生服务中心,属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共有125人,其中文化专干60人。
(二)主要成绩
新区建立以来,全区教育系统着力完成了四大历史性任务:基本偿清核定的“普九”欠债,消除了16956平方米d级危房,完善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基本解决代课教师问题。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达到100%,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教育比例达到85.17%。建成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1所、市级重点中学2所。高考各项指标连续七年位居渝东南榜首,其中高考上线率达85%,比重庆市平均上线率高27.1个百分点,录取率达78.5%,比重庆市平均录取率高9个百分点。探索形成的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一机三用”模式成为全国先进。
农村卫生工作运行管理机制不断完善,政府在农村卫生工作中的主导作用明显加强,农村卫生事业的公益性得到了较好体现。与比较,全区乡镇卫生院门诊人次、住院人次、业务收入和职工工资分别增长33.98%、303.8%、214.5%和228.94%,药品收入占医药收入的比例从76.22%下降到了58%。与比较,参合农民人均年门诊次数从0.83次上升到2.98次,生病住院率从2.1%上升到了6.7%,医疗服务需求大大提高。有效控制医疗服务成本,使农民的医药费用负担减轻,与比较,我区乡镇卫生院门诊次均处方费用从21.30元降到了17.45元,次均住院费用从518元降到了481.44元;村卫生室门诊次均处方费用为11.35元。与比较,免疫规划接种率从85%上升到96.33%、住院分娩率从49%上升到86.17%、孕产妇死亡率从132/10万降至49.63/10万、婴儿死亡率从25‰降至9.93‰。经过7年的努力,我区农村卫生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在全市推广,新农合工作被国家卫生部、发改委等八部委表彰为全国新农合先进区县。
文化设施建设有所进步,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保护,城乡群众文化生活较为丰富多彩。民族文化宫已建成投入使用,完成了濯水等18个镇乡综合文化站建设,完成了城区支中心和两河等5个镇乡基层服务网点建设。打造了乡村文化节和武陵文化广场等群众文化品牌。加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申报和保护工作,成功申报《南溪号子》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示名录,同时,《中塘向氏武术》、《后坝山歌》入选市级保护项目。组织编写了《南溪号子》民歌集等地方文化教材。全区民族文化建设获国家级奖项10余项,市级奖项40多项,一批文艺新作在中央电视台和国家级刊物播出、发表。精心组织实施了送书、送戏、送电影到农村、学校、工地的工作,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促进了城乡文化交流。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在教育、卫生、文化发展上存在三大困难。一是投入严重不足。“xx”期间,全区教育预计总共需投入建设资金44500万元,其中新一轮城区中小学校布局调整工程13800万元、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工程8500万元、职业教育基地建设16000万元、教育信息化工程3700万元、农村教师安居工程1500万元、其他建设项目1000万元。区本级财政将安排2亿元,区教委争资1.5亿元,尚有1亿元资金缺口。据统计,,我区人均卫生事业费只有27.58元,处全市中下水平,与先进区县差距更大。农村卫生补助政策尚未完全落实,投入严重不足,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长期以来只能靠医疗服务收入(主要是药品收入)生存,乡镇卫生院控制服务成本与支出增长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医务人员收入呈下降趋势,尤其是“工改”后医务人员增资部分未落实,影响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农村卫生改革与发展的成果难以巩固;政府对村卫生室的投入不足问题尤为突出,村卫生室建设长期没有专项经费,对乡村医生的经费补助与乡村医生承担的公共卫生职责极不适应。全区 力争在明年内完成所有乡镇文化站建设,但现有资金(每乡镇20万元)只能解决文化站办公、活动用房及配备部分设备设施,如何保障后续资金投入,充分发挥文化站功能作用,为基层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文化服务,还存在较大困难。
二是基础设施设备差。我区现有学生10.7万人,而学校占地总面积仅为147.9万平方米,生均占地与国家标准相差较大,学校教学用房极度紧张,形成了大量的“大班额”,小学约占34%,初中约占56%。教学配套设施建设滞后,常规电教、实验教学、图书、音体美卫劳科技等仪器设备配置较差,村小更为突出,严重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通过近几年加大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一定程度改善了农村居民就医条件,但由于历史原因和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我区农村卫生基础仍然薄弱,主要表现为偏远、贫困人口对卫生服务的利用能力较差,可及性较弱,调查结果显示,我区住户到达最近医疗点的距离在1公里以内的仅占28.67%,离最近医疗点的距离在5公里及以上的比例达15.17%,到最近医疗点的时间在30分钟及以上的比例高达52.17%。
三是农村教师、卫生人员、文化工作者的业务素质有待提高。首先是现有教师结构性矛盾突出。全区35周岁以下教师仅占教师总数的46.81%,大多数教师的第一学历是中师,很多教师都是参加工作后再修完第二、第三学历,教师中中文、政史等专业过剩,数学、英语、物理等专业紧缺,教学中存在跨专业教学的现象。其次是农村卫生技术人员严重缺乏。城区聚集了60%以上的卫生技术人员,仅服务20%左右的人口,乡镇只有40%的卫生技术人员,却服务80%的人口,同时乡镇卫生人员学历普遍较低,还有相当比例的人员不具备执业资格,但又占着编制,新的大中专毕业生进不来。村医素质更低,部分行政村因找不到合格的村医而无法设置村卫生室。再次是文化站工作人员严重错位,街道镇乡所设的文化卫生服务中心是一个从事多种工作的机构,造成了对文化工作的削弱,文化专干不专的现象较为普遍。同时由于近几年机构改革中人员变化大,在现有的60名文化专干中,仅有8人受过1次以上的专业培训,绝大多数人员从事文化工作时间较短,未受过专业培训,业务素质普遍较低。
2.在农村教育运行中存在三大问题。一是中小学布局不合理。建区以来,我区按照“小学就近入学、初中相对集中和优化配置教育资源”的原则,将原来的31所初级中学调整为19所,50所镇、乡中心校调整为34所,274所村、完小调整为157所,整体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但是,随着学龄人口不断变化和城镇化建设的深入推进,举家外迁的农村人口逐年递增,部分农村学校生源不足,个别村小一个班2—3年仅招几名学生,教学成本太高,农村中小学布局结构极不适应未来教育发展的需要。
二是寄宿制学校建设起点低。由于我区系以前“普九”的区,“十五”期间国家二期“义教”工程没有给我区安排专项资金,农村中小学寄宿制条件没有得到改善,多数寄宿制学校都是把学校功能用房改作学生宿舍、食堂,其生均面积低于国家规定标准。现有学生生活服务用房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生活需求,严重制约寄宿制学校的发展。
三是留守儿童管理难。据不完全统计,我区现有留守儿童1万余名,其中双亲长年外出的4000余名,绝大部分农村中小学只负责对学生上学期间的管理,而在放学后和节假日就无人管理和照顾,加之校园外部环境复杂,部分学生出现了“5+2=0”现象。
3.在文化站管理上体制不顺,缺乏活力。现行的管理模式中,人、财、物、事都由乡镇直接管理,文广局虽然对文化站具有业务指导职能,但力度有限,心有余而力不足。不能统筹调配人员,不能形成人员合理流动机制,没有生机和活力。
二、建议意见
针对上述情况,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一)进一步明确政府职责,合理布局农村中小学,加快寄宿制学校建设
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通知》,各街道办事处、镇、乡人民政府要切实负责组织适龄儿童入学,严格控制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辍学;维护学校的治安和正常教学秩序,治理校园周边环境,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切实保障农村义务教育快速健康持续发展。
为了减少结构性浪费,提高规模办学水平,对农村中小学布局应适度调整,加快寄宿制学校建设步伐。对初中学生年招生规模不足100人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取消其初中部,将其初中学生及教师一同并入就近中学;对学生总规模在500人以下的初级中学,从今年秋季开始停止招生,将其招生范围划归相应中学,有效整合初中教育资源;对部分生源较差的村小予以撤销。同时加大对中心校、完小的寄宿制学校建设力度,制定相应政策,鼓励农村小学生住读和留守儿童托管。
(二)合理分配教学资源,确保均衡发展
我们要吸取以往的教训。现在出现的“大班额”、昂贵的择校费等问题,都是我们办的那些重点中小学所造成,教学资源都向这些重点中小学倾斜,不讲究合理布局,各学校平衡发展,导致生源都拥入重点中小学,跨地区读重点中学。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要吸取这个教训,今后一定要尽可能地合理布局学校,合理分配教学资源,促进各学校的平衡发展。
(三)加大对社会事业的投入,完善投入机制并用好这些投入
教育上1亿元的资金缺口,需要加大投入。财政要对农村卫生组织形成补偿机制,由政府承担农村卫生组织为农村居民提供基本卫生服务的人力成本和物耗成本。乡镇卫生院的房屋建设、设备配置、人员经费,应该由区财政全额预算解决。村卫生室的房屋建设、设备配置,原则上也应以财政投入为主。乡村医生的劳务经费和社会保险经费,建议由区财政按不低于村“三职”干部的标准给予补助。在完善农村卫生补偿机制的同时,建立健全工作绩效考核评价机制,让农村卫生组织在公益性、福利性主导下健康发展,既要坚决纠正农村卫生组织在利益驱动下盲目追求经济效益的做法,也要着力提高经济收益。在加大投入的同时,也要用好这些投入。要引入民营机制发展我区社会事业,鼓励民营参与,我区民营医院没有国家大规模投入,却不断发展壮大,其运作机制和体制值得我们很好借鉴。
(四)改革和完善农村医疗卫生体制
要推进乡村两级卫生组织一体化管理,强化乡镇卫生院管理村卫生室的责任。明确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职责,把村卫生室作为乡镇卫生院功能在村级的延伸,实现乡镇卫生院对村卫生室人、财、物统一管理,实行乡村医生工资制、养老保险制以及乡镇卫生院对村卫生室的统一核算,理顺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的关系。明确村卫生室产权由乡镇卫生院所有,优化乡村医生队伍年龄和知识结构,乡村医生纳入乡镇卫生院统一管理,但不占用乡镇卫生院人员编制。加大对农村卫生人员的培训,提高现有卫生人员素质。畅通医疗卫生单位的进人渠道,突破现行人事政策,允许医疗卫生人员在卫生系统内部合理、有序流动。引进民营医院的用人机制,对紧缺人才和研究生以上学历人员,要制定确有吸引力的优惠政策,真正做到“引得进”和“留得住”。
(五)改革乡镇文化站管理体制,加快乡镇文化站阵地建设,创新农村文化活动方式,丰富农村文化活动内容
实行“条管为主,条块结合”的管理模式,将乡镇文化站的工作人员归口区文广新局主管,各街道办事处、镇乡人民政府协管,以确保文化干部专职专责。制定长期规划,利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对文化专干进行培训,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基层文化干部队伍。
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中“确保文化事业费的增长不低于当年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的要求,保证对基层文化事业的投入。充分利用市委市政府支持乡镇文化站发展的契机,采取新建、购买、置换等多种方式力争在明年内完成全区所有街道、镇、乡的文化站建设。
要推进农村文化活动方式的创新。继续发展特色文化之乡和民族民间文化生态保护区,继承和发展民族民间传统特色艺术。努力搞好农村电影放映工作,鼓励发展庭院文化。持续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深入基层为群众送戏、送书、送电影、送文化科技知识,举办科普知识讲座、开展群众乐于参加的文体活动,丰富农村文化生活。
一、全区教育、卫生、文化事业发展现状
(一)基本情况
全区现有各级各类学校234所,其中电大1所、中职学校2所、中学18所、九年一贯制学校6所、小学185所、幼儿园3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民办教育学校(园)18所;有在校学生106854人,其中公办教育104515人、民办教育2339人;有正式在编教职工5033名。
全区有区级医疗卫生单位6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个、乡镇卫生院27个、村卫生室158个、卫生点17个;现有医疗卫生人员1350人,其中乡镇卫生人员561人;另聘有乡村医生364人。
全区各街道、镇、乡都设有文化卫生服务中心,属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共有125人,其中文化专干60人。
(二)主要成绩
新区建立以来,全区教育系统着力完成了四大历史性任务:基本偿清核定的“普九”欠债,消除了16956平方米d级危房,完善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基本解决代课教师问题。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达到100%,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教育比例达到85.17%。建成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1所、市级重点中学2所。高考各项指标连续七年位居渝东南榜首,其中高考上线率达85%,比重庆市平均上线率高27.1个百分点,录取率达78.5%,比重庆市平均录取率高9个百分点。探索形成的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一机三用”模式成为全国先进。
农村卫生工作运行管理机制不断完善,政府在农村卫生工作中的主导作用明显加强,农村卫生事业的公益性得到了较好体现。与比较,全区乡镇卫生院门诊人次、住院人次、业务收入和职工工资分别增长33.98%、303.8%、214.5%和228.94%,药品收入占医药收入的比例从76.22%下降到了58%。与比较,参合农民人均年门诊次数从0.83次上升到2.98次,生病住院率从2.1%上升到了6.7%,医疗服务需求大大提高。有效控制医疗服务成本,使农民的医药费用负担减轻,与比较,我区乡镇卫生院门诊次均处方费用从21.30元降到了17.45元,次均住院费用从518元降到了481.44元;村卫生室门诊次均处方费用为11.35元。与比较,免疫规划接种率从85%上升到96.33%、住院分娩率从49%上升到86.17%、孕产妇死亡率从132/10万降至49.63/10万、婴儿死亡率从25‰降至9.93‰。经过7年的努力,我区农村卫生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在全市推广,新农合工作被国家卫生部、发改委等八部委表彰为全国新农合先进区县。
文化设施建设有所进步,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保护,城乡群众文化生活较为丰富多彩。民族文化宫已建成投入使用,完成了濯水等18个镇乡综合文化站建设,完成了城区支中心和两河等5个镇乡基层服务网点建设。打造了乡村文化节和武陵文化广场等群众文化品牌。加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申报和保护工作,成功申报《南溪号子》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示名录,同时,《中塘向氏武术》、《后坝山歌》入选市级保护项目。组织编写了《南溪号子》民歌集等地方文化教材。全区民族文化建设获国家级奖项10余项,市级奖项40多项,一批文艺新作在中央电视台和国家级刊物播出、发表。精心组织实施了送书、送戏、送电影到农村、学校、工地的工作,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促进了城乡文化交流。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在教育、卫生、文化发展上存在三大困难。一是投入严重不足。“xx”期间,全区教育预计总共需投入建设资金44500万元,其中新一轮城区中小学校布局调整工程13800万元、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工程8500万元、职业教育基地建设16000万元、教育信息化工程3700万元、农村教师安居工程1500万元、其他建设项目1000万元。区本级财政将安排2亿元,区教委争资1.5亿元,尚有1亿元资金缺口。据统计,,我区人均卫生事业费只有27.58元,处全市中下水平,与先进区县差距更大。农村卫生补助政策尚未完全落实,投入严重不足,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长期以来只能靠医疗服务收入(主要是药品收入)生存,乡镇卫生院控制服务成本与支出增长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医务人员收入呈下降趋势,尤其是“工改”后医务人员增资部分未落实,影响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农村卫生改革与发展的成果难以巩固;政府对村卫生室的投入不足问题尤为突出,村卫生室建设长期没有专项经费,对乡村医生的经费补助与乡村医生承担的公共卫生职责极不适应。全区 力争在明年内完成所有乡镇文化站建设,但现有资金(每乡镇20万元)只能解决文化站办公、活动用房及配备部分设备设施,如何保障后续资金投入,充分发挥文化站功能作用,为基层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文化服务,还存在较大困难。
二是基础设施设备差。我区现有学生10.7万人,而学校占地总面积仅为147.9万平方米,生均占地与国家标准相差较大,学校教学用房极度紧张,形成了大量的“大班额”,小学约占34%,初中约占56%。教学配套设施建设滞后,常规电教、实验教学、图书、音体美卫劳科技等仪器设备配置较差,村小更为突出,严重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通过近几年加大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一定程度改善了农村居民就医条件,但由于历史原因和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我区农村卫生基础仍然薄弱,主要表现为偏远、贫困人口对卫生服务的利用能力较差,可及性较弱,调查结果显示,我区住户到达最近医疗点的距离在1公里以内的仅占28.67%,离最近医疗点的距离在5公里及以上的比例达15.17%,到最近医疗点的时间在30分钟及以上的比例高达52.17%。
三是农村教师、卫生人员、文化工作者的业务素质有待提高。首先是现有教师结构性矛盾突出。全区35周岁以下教师仅占教师总数的46.81%,大多数教师的第一学历是中师,很多教师都是参加工作后再修完第二、第三学历,教师中中文、政史等专业过剩,数学、英语、物理等专业紧缺,教学中存在跨专业教学的现象。其次是农村卫生技术人员严重缺乏。城区聚集了60%以上的卫生技术人员,仅服务20%左右的人口,乡镇只有40%的卫生技术人员,却服务80%的人口,同时乡镇卫生人员学历普遍较低,还有相当比例的人员不具备执业资格,但又占着编制,新的大中专毕业生进不来。村医素质更低,部分行政村因找不到合格的村医而无法设置村卫生室。再次是文化站工作人员严重错位,街道镇乡所设的文化卫生服务中心是一个从事多种工作的机构,造成了对文化工作的削弱,文化专干不专的现象较为普遍。同时由于近几年机构改革中人员变化大,在现有的60名文化专干中,仅有8人受过1次以上的专业培训,绝大多数人员从事文化工作时间较短,未受过专业培训,业务素质普遍较低。
2.在农村教育运行中存在三大问题。一是中小学布局不合理。建区以来,我区按照“小学就近入学、初中相对集中和优化配置教育资源”的原则,将原来的31所初级中学调整为19所,50所镇、乡中心校调整为34所,274所村、完小调整为157所,整体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但是,随着学龄人口不断变化和城镇化建设的深入推进,举家外迁的农村人口逐年递增,部分农村学校生源不足,个别村小一个班2—3年仅招几名学生,教学成本太高,农村中小学布局结构极不适应未来教育发展的需要。
二是寄宿制学校建设起点低。由于我区系以前“普九”的区,“十五”期间国家二期“义教”工程没有给我区安排专项资金,农村中小学寄宿制条件没有得到改善,多数寄宿制学校都是把学校功能用房改作学生宿舍、食堂,其生均面积低于国家规定标准。现有学生生活服务用房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生活需求,严重制约寄宿制学校的发展。
三是留守儿童管理难。据不完全统计,我区现有留守儿童1万余名,其中双亲长年外出的4000余名,绝大部分农村中小学只负责对学生上学期间的管理,而在放学后和节假日就无人管理和照顾,加之校园外部环境复杂,部分学生出现了“5+2=0”现象。
3.在文化站管理上体制不顺,缺乏活力。现行的管理模式中,人、财、物、事都由乡镇直接管理,文广局虽然对文化站具有业务指导职能,但力度有限,心有余而力不足。不能统筹调配人员,不能形成人员合理流动机制,没有生机和活力。
二、建议意见
针对上述情况,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一)进一步明确政府职责,合理布局农村中小学,加快寄宿制学校建设
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通知》,各街道办事处、镇、乡人民政府要切实负责组织适龄儿童入学,严格控制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辍学;维护学校的治安和正常教学秩序,治理校园周边环境,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切实保障农村义务教育快速健康持续发展。
为了减少结构性浪费,提高规模办学水平,对农村中小学布局应适度调整,加快寄宿制学校建设步伐。对初中学生年招生规模不足100人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取消其初中部,将其初中学生及教师一同并入就近中学;对学生总规模在500人以下的初级中学,从今年秋季开始停止招生,将其招生范围划归相应中学,有效整合初中教育资源;对部分生源较差的村小予以撤销。同时加大对中心校、完小的寄宿制学校建设力度,制定相应政策,鼓励农村小学生住读和留守儿童托管。
(二)合理分配教学资源,确保均衡发展
我们要吸取以往的教训。现在出现的“大班额”、昂贵的择校费等问题,都是我们办的那些重点中小学所造成,教学资源都向这些重点中小学倾斜,不讲究合理布局,各学校平衡发展,导致生源都拥入重点中小学,跨地区读重点中学。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要吸取这个教训,今后一定要尽可能地合理布局学校,合理分配教学资源,促进各学校的平衡发展。
(三)加大对社会事业的投入,完善投入机制并用好这些投入
教育上1亿元的资金缺口,需要加大投入。财政要对农村卫生组织形成补偿机制,由政府承担农村卫生组织为农村居民提供基本卫生服务的人力成本和物耗成本。乡镇卫生院的房屋建设、设备配置、人员经费,应该由区财政全额预算解决。村卫生室的房屋建设、设备配置,原则上也应以财政投入为主。乡村医生的劳务经费和社会保险经费,建议由区财政按不低于村“三职”干部的标准给予补助。在完善农村卫生补偿机制的同时,建立健全工作绩效考核评价机制,让农村卫生组织在公益性、福利性主导下健康发展,既要坚决纠正农村卫生组织在利益驱动下盲目追求经济效益的做法,也要着力提高经济收益。在加大投入的同时,也要用好这些投入。要引入民营机制发展我区社会事业,鼓励民营参与,我区民营医院没有国家大规模投入,却不断发展壮大,其运作机制和体制值得我们很好借鉴。
(四)改革和完善农村医疗卫生体制
要推进乡村两级卫生组织一体化管理,强化乡镇卫生院管理村卫生室的责任。明确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职责,把村卫生室作为乡镇卫生院功能在村级的延伸,实现乡镇卫生院对村卫生室人、财、物统一管理,实行乡村医生工资制、养老保险制以及乡镇卫生院对村卫生室的统一核算,理顺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的关系。明确村卫生室产权由乡镇卫生院所有,优化乡村医生队伍年龄和知识结构,乡村医生纳入乡镇卫生院统一管理,但不占用乡镇卫生院人员编制。加大对农村卫生人员的培训,提高现有卫生人员素质。畅通医疗卫生单位的进人渠道,突破现行人事政策,允许医疗卫生人员在卫生系统内部合理、有序流动。引进民营医院的用人机制,对紧缺人才和研究生以上学历人员,要制定确有吸引力的优惠政策,真正做到“引得进”和“留得住”。
(五)改革乡镇文化站管理体制,加快乡镇文化站阵地建设,创新农村文化活动方式,丰富农村文化活动内容
实行“条管为主,条块结合”的管理模式,将乡镇文化站的工作人员归口区文广新局主管,各街道办事处、镇乡人民政府协管,以确保文化干部专职专责。制定长期规划,利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对文化专干进行培训,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基层文化干部队伍。
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中“确保文化事业费的增长不低于当年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的要求,保证对基层文化事业的投入。充分利用市委市政府支持乡镇文化站发展的契机,采取新建、购买、置换等多种方式力争在明年内完成全区所有街道、镇、乡的文化站建设。
要推进农村文化活动方式的创新。继续发展特色文化之乡和民族民间文化生态保护区,继承和发展民族民间传统特色艺术。努力搞好农村电影放映工作,鼓励发展庭院文化。持续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深入基层为群众送戏、送书、送电影、送文化科技知识,举办科普知识讲座、开展群众乐于参加的文体活动,丰富农村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