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上半年,xx县宣传思想工作按照“夯实基础,彰显活力,创立品牌,构建大宣传格局,树立大县宣传形象”的工作定位,扎扎实实抓工作,轰轰烈烈搞活动,解放思想促发展,凝心聚力创品牌,达到了“科学理论三入脑,新闻宣传三围绕,精神文明创建三到位,公共文化建设三推进,特色文化三提升”“五个三”工作成效,推动了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深入实施“对接长珠闽,建设新宁都”战略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良好的舆论氛围。
每月安排一个课题集中学习一次,每月编印一份领导学习参阅,每季推荐一批读书书目,中心组成员每季撰写一篇调研文章,每年精心准备好一个专题讲座;此外,各成员每半年下基层宣讲一次。我县把中国特色主义理论体系作为党委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使领导干部掌握党的基本理论,运用党的基本理论,自觉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改造。
广泛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加强基层党校建设,以基层党校为载体,抓好广大党员干部的理论学习。全县广泛推行“站
三分钟讲台”活动,各单位每周组织一次集中学习,每次安排一位干部上台讲三分钟课。围绕回答和解决“宁都问题”,举办全县“突出践行科学发展观,奋力推进追赶与跨越”“金点子”主题调研活动和“看成就、议发展”征文活动。
在县电视台开设“社科讲堂”,邀请县内党史、社科专家讲课。围绕科学发展观主题,县四套班子领导,乡镇、县直各单位主要负责深入基层宣讲,把科学理论送到田间地头和干部群众之中。各乡镇和村组建立理论宣讲员队伍,针对群众提出的难点、节点问题及时解答,释疑解惑,理清情绪。
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认真组织做好学习贯彻落实党的xx大精神的宣传,做好“突出践行科学发展观”学习教育活动的宣传,抓好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和农村工作会议等重要会议宣传,广泛开展“全民迎奥运”主题宣传,认真做好抗冰救灾和灾后重建的宣传,扎实做好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的系列宣传。
今年全国“两会”两会期间,我县配合组织策划了《廖丽萍:果农托我捎封感谢信》、《【代表委员献策建言】我从灾区来》、《灾区代表访问商务部帮助农民谋新策》系列报道,宁都第一次在两会期间多次露脸,这次新闻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通过突出践行科学发展观学教活动“号脉县情”工作,我们了解掌握了全县先进单位的先进事迹;通过开展“10 1”感动宁都人物评选活动,我们掌握了全县各条战线的先进人物,在这基础上,我县建立“宁都县典型宣传储备库”,将全县先进单位、先进个人资料全面收集整理,为以后典型宣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推介诵读一批好书,推动全民读书活动;以县电视台影视栏目和“2131”电影放映工程为载体,放映一批优秀影视作品;以“七·一”大合唱动力,组织学唱一批红色歌曲;以宁都深厚的红色、客家、民俗文化底蕴为基础,组织编写一批乡土教材;以农民业余剧团和广场文艺晚会为载体,组织一批感人演出;以全县“10 1”系列感动宁都人物评选活动为重点,推出一批先进典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全县组织评选“十大创业先锋”、“十大新农村建设标兵”、“十大扎根山区优秀教师”、“十佳政法干警”、“十大爱心医生”、“十大生育文明户”、“十大敬业奉献模范”、“十大诚实守信模范”、“十大孝老爱亲模范”、“十大助人为乐模范”,在此基础上,由获奖的“十大”先进人物中评选出“感动宁都十大人物”。评选活动由评委会投票和群众投票相结合,发动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评选活动现已启动,年底结束。
我县自去年开展创建省级文明卫生城市,在创建中,我们做到“三管齐下”。一是实施“宣教”工程,优化软环境。提出“要创文明城,先做文明人;先有文明人,
后有文明城”的口号,已有8个社区组建了腰鼓队、舞蹈队、老年娱乐队,广场文化活动已成为精神文明建设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二是开展“美容”工程,强化硬环境。去年起从财政拿出1000多万元资金,按照“路平、灯明、排水畅、环境美、设施全”的标准,把12条背街小巷列入综合整治范围,覆盖了城区所有的街巷,共修复破损路面1万多平方米,人行道5000多平方米,改造排水管道5500余米,为小街小巷安装路灯162盏。三是实施“文明”工程,美化人文环境。在全县广泛开展“倡导文明规范,争当礼仪明星”、“优化市容环境,争当环境卫士”、“遵守交通秩序,争当文明使者”等主题实践活动,推动人人讲卫生,个个讲文明。
一是推进“百村千户文化”工程。在全县建设240个村级文化科技中心,1000户文化科技中心户。二是实施“村村阅报栏”工程。每个乡镇在3个以上行政村设阅报栏,全县建成80个阅报栏。三是启动“村级文化长廊”工程。要求每个乡镇至少选择一个资源丰富、有一定文化经济基础的行政村建设一个文化长廊,主要用于宣传党的政策、文化科技知识,举行书法、绘画展示等,全县已建成15个文化长廊。四是推动体育广场工程。在每个新农村建设点,开辟一个体育广场,县里支持一批体育器材,指导群众开展体育活动。五是推动“特色文化村”工程。每个特色文化村成立一个文化建设理事会,树立一个文化特色村牌子,建设一具标志性雕塑,建设一块文化宣传墙,开辟一个文化展览室,组建一支文化解说、表演队。今年我们启动建设的特色文化村有黄石镇中村“傩戏文化村”,田埠乡的东龙村、赖村镇的新民村和水西村“宗祠文化村”,田埠乡排上村“楹联文化村”,石上镇曾坊村“剪纸文化村”。
一是拓展文化项目。实施“市民素质艺术教育推进工程”,推动文学、戏剧、音乐、舞蹈、曲艺、书法、绘画、技艺等进社区,由原来较单纯的唱歌跳舞转向全面发展。二是拓展文化团队。在县乡文化部门的指导下,建立健全社区文化带头人队伍,每个文化带头人组建一个队伍,不断扩大群众团队的参与面、受益面。三是拓展文化资源,采取与县级文化团院共建等形式,丰富文化产品,满足社区群众多样化文化需求。四是拓展文化品牌,把弘扬传统文化与培育社区特色文化品牌相结合,培育社区文化节、邻居节等一批亮点。积极编排群众喜闻乐见、反映社区好人好事的原创节目,提升社区的和谐度。
一是抓好宣传工作进园,由工业园牵头,各企业设立宣传干事,负责宣传教育工作、思想政治工作、舆论引导工作。二是抓好文化建设进园,加强园内学校、医院等社会事业设施建设,加快园区文化设施建设,大力建设园区文化和企业文化,组织开展农民工文化活动,增强工业园的文化凝聚力。三是抓好教育工作进工业园,在工业园区成立专门针对进城务工农民的培训机构——农民工培训学校,实行订单培训,培训后保送到相应企业就业。
一是举办文乡诗国、客家摇篮、红色故土、赣南粮仓等主题电视讲座,普及宁都传统文化。二是举办宁都民俗文化、红色文化、客家文化展览,让的人特别是广大青少年了解家乡文化,热爱家乡文化,如石上镇。三是开展老师带徒授艺活动,抓好业余文化团体和民间艺人的培养工作。
一是完成了中央红军第一部无线电侦察台旧址修复。3月8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一部无线电侦察台旧址在宁都县小布镇赤坎村修复揭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首长,总参谋部三部首长,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部长弘强,省军区司令员彭水根,潘玉兰、陈春明、王俊杰、程关怀等领导出席竣工典礼并揭牌。今年,旧址已接待大型旅游团4次300人。二是继续抓好反“围剿”战争为主题的红色文化品牌建设。继续抓好中央苏区反“围剿”战争纪念馆建设,认真做好革命历史文物的搜集、整理,做好相关历史传说、故事的收集和整理,积极倡导、牵头召开中央苏区反“围剿”战争理论研讨会,研讨会已经市委同意,报中央相关部门审批。三是继续抓好客家千年古村田埠东龙的旅游开发。东龙村今年列入全县新农村建设点,县乡组织力量,经过两个月
的集中整治,拆除了影响整体美观的猪牛栏和厕所,并聘请专家设计村庄整体规划,县财政继续投入200万元,对古建筑进行整体性抢救性维修。继续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力争通过招商引资实现旅游开发。
一是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我县走“文化揽客”新路,重点推进古村旧址的规划开发和民俗文化的挖掘整理。先后投资兴建和维修宁都反“围剿”纪念馆、“宁都起义”总指挥部旧址、苏区中央局“宁都会议”旧址、中央红军第一部无线电侦察台旧址。西晋佛教圣地青莲古刹动工扩建。国家森林公园道教第三xx福地翠微峰旅游开发工作,在搁浅多年后今年经友好协商,投资方已重新确定投资2亿元,并已启动锦绣湖开发项目。建设三年的县影剧院、青少年中心已竣工,下半年可以投入使用。二是发展特色演出业。重组了宁都采茶歌舞剧团,招聘14位演员,并逐步输送到专业院校深造、进修、培训,为采茶歌舞培养一批编剧、器乐、演职人员。大力支持农民剧团发展,全县36个农民业余剧团争奇斗艳,其中卫东文宣队在农村“三项文化活动”的支持下,重新焕发生机,今年还召开了纪念卫东文宣队建队40周年座谈会,黄石中村傩舞、洛口南云竹篙火龙等群众文艺团体也有新人加入,基本解除了无人继承的担忧。三是发展特色文化旅游产品。组织剪纸、纸扎、灯彩、笼灯、书画、奇石、根雕、傩面具、陶玩具、竹编、黄石砚等宁都特色文化产品对接市场,发展特色文化旅游产品。今年出版的剪纸作品《魅力宁都》,成为宁都旅游文化代表产品。
今年上半年我县宣传思想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先进县市相比,与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明需求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一是外宣工作还处在落后位置,与宁都的大县地位不相称;二是信息工作还跟不上工作要求,总结推广的经验不多;三是虽然对红色文化,客家文化有所挖掘利用,但尚未形成文化产业,文化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还很小。这些问题,已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决心采取有效措施,在以后工作中加以解决。
下半年,我们将着重抓好以下工作:
按照“文化兴县”战略要求,建立文化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和统计指标体系,建设系列宣传文化工作制度。
2、认真做好中央苏区反“围剿”战争理论研讨会。
3、精心组织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系列宣传庆祝活动。
4、认真抓好“继续解放思想,推动科学发展”主题教育活动。
5、认真做好“10 1”系列感动宁都人物评选,加大典型宣传力度。
6、继续抓好省级卫生城市创建工作,确保通过省里考核验收。
7、继续抓好中央苏区反“围剿”战争纪念馆建设和东龙村对外宣传招商开发工作。
8、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繁荣歌舞娱乐、健身休闲服务等文化市场。
9、组织好道德模范人物先进事迹巡回演讲活动。
每月安排一个课题集中学习一次,每月编印一份领导学习参阅,每季推荐一批读书书目,中心组成员每季撰写一篇调研文章,每年精心准备好一个专题讲座;此外,各成员每半年下基层宣讲一次。我县把中国特色主义理论体系作为党委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使领导干部掌握党的基本理论,运用党的基本理论,自觉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改造。
广泛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加强基层党校建设,以基层党校为载体,抓好广大党员干部的理论学习。全县广泛推行“站
三分钟讲台”活动,各单位每周组织一次集中学习,每次安排一位干部上台讲三分钟课。围绕回答和解决“宁都问题”,举办全县“突出践行科学发展观,奋力推进追赶与跨越”“金点子”主题调研活动和“看成就、议发展”征文活动。
在县电视台开设“社科讲堂”,邀请县内党史、社科专家讲课。围绕科学发展观主题,县四套班子领导,乡镇、县直各单位主要负责深入基层宣讲,把科学理论送到田间地头和干部群众之中。各乡镇和村组建立理论宣讲员队伍,针对群众提出的难点、节点问题及时解答,释疑解惑,理清情绪。
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认真组织做好学习贯彻落实党的xx大精神的宣传,做好“突出践行科学发展观”学习教育活动的宣传,抓好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和农村工作会议等重要会议宣传,广泛开展“全民迎奥运”主题宣传,认真做好抗冰救灾和灾后重建的宣传,扎实做好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的系列宣传。
今年全国“两会”两会期间,我县配合组织策划了《廖丽萍:果农托我捎封感谢信》、《【代表委员献策建言】我从灾区来》、《灾区代表访问商务部帮助农民谋新策》系列报道,宁都第一次在两会期间多次露脸,这次新闻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通过突出践行科学发展观学教活动“号脉县情”工作,我们了解掌握了全县先进单位的先进事迹;通过开展“10 1”感动宁都人物评选活动,我们掌握了全县各条战线的先进人物,在这基础上,我县建立“宁都县典型宣传储备库”,将全县先进单位、先进个人资料全面收集整理,为以后典型宣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推介诵读一批好书,推动全民读书活动;以县电视台影视栏目和“2131”电影放映工程为载体,放映一批优秀影视作品;以“七·一”大合唱动力,组织学唱一批红色歌曲;以宁都深厚的红色、客家、民俗文化底蕴为基础,组织编写一批乡土教材;以农民业余剧团和广场文艺晚会为载体,组织一批感人演出;以全县“10 1”系列感动宁都人物评选活动为重点,推出一批先进典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全县组织评选“十大创业先锋”、“十大新农村建设标兵”、“十大扎根山区优秀教师”、“十佳政法干警”、“十大爱心医生”、“十大生育文明户”、“十大敬业奉献模范”、“十大诚实守信模范”、“十大孝老爱亲模范”、“十大助人为乐模范”,在此基础上,由获奖的“十大”先进人物中评选出“感动宁都十大人物”。评选活动由评委会投票和群众投票相结合,发动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评选活动现已启动,年底结束。
我县自去年开展创建省级文明卫生城市,在创建中,我们做到“三管齐下”。一是实施“宣教”工程,优化软环境。提出“要创文明城,先做文明人;先有文明人,
后有文明城”的口号,已有8个社区组建了腰鼓队、舞蹈队、老年娱乐队,广场文化活动已成为精神文明建设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二是开展“美容”工程,强化硬环境。去年起从财政拿出1000多万元资金,按照“路平、灯明、排水畅、环境美、设施全”的标准,把12条背街小巷列入综合整治范围,覆盖了城区所有的街巷,共修复破损路面1万多平方米,人行道5000多平方米,改造排水管道5500余米,为小街小巷安装路灯162盏。三是实施“文明”工程,美化人文环境。在全县广泛开展“倡导文明规范,争当礼仪明星”、“优化市容环境,争当环境卫士”、“遵守交通秩序,争当文明使者”等主题实践活动,推动人人讲卫生,个个讲文明。
一是推进“百村千户文化”工程。在全县建设240个村级文化科技中心,1000户文化科技中心户。二是实施“村村阅报栏”工程。每个乡镇在3个以上行政村设阅报栏,全县建成80个阅报栏。三是启动“村级文化长廊”工程。要求每个乡镇至少选择一个资源丰富、有一定文化经济基础的行政村建设一个文化长廊,主要用于宣传党的政策、文化科技知识,举行书法、绘画展示等,全县已建成15个文化长廊。四是推动体育广场工程。在每个新农村建设点,开辟一个体育广场,县里支持一批体育器材,指导群众开展体育活动。五是推动“特色文化村”工程。每个特色文化村成立一个文化建设理事会,树立一个文化特色村牌子,建设一具标志性雕塑,建设一块文化宣传墙,开辟一个文化展览室,组建一支文化解说、表演队。今年我们启动建设的特色文化村有黄石镇中村“傩戏文化村”,田埠乡的东龙村、赖村镇的新民村和水西村“宗祠文化村”,田埠乡排上村“楹联文化村”,石上镇曾坊村“剪纸文化村”。
一是拓展文化项目。实施“市民素质艺术教育推进工程”,推动文学、戏剧、音乐、舞蹈、曲艺、书法、绘画、技艺等进社区,由原来较单纯的唱歌跳舞转向全面发展。二是拓展文化团队。在县乡文化部门的指导下,建立健全社区文化带头人队伍,每个文化带头人组建一个队伍,不断扩大群众团队的参与面、受益面。三是拓展文化资源,采取与县级文化团院共建等形式,丰富文化产品,满足社区群众多样化文化需求。四是拓展文化品牌,把弘扬传统文化与培育社区特色文化品牌相结合,培育社区文化节、邻居节等一批亮点。积极编排群众喜闻乐见、反映社区好人好事的原创节目,提升社区的和谐度。
一是抓好宣传工作进园,由工业园牵头,各企业设立宣传干事,负责宣传教育工作、思想政治工作、舆论引导工作。二是抓好文化建设进园,加强园内学校、医院等社会事业设施建设,加快园区文化设施建设,大力建设园区文化和企业文化,组织开展农民工文化活动,增强工业园的文化凝聚力。三是抓好教育工作进工业园,在工业园区成立专门针对进城务工农民的培训机构——农民工培训学校,实行订单培训,培训后保送到相应企业就业。
一是举办文乡诗国、客家摇篮、红色故土、赣南粮仓等主题电视讲座,普及宁都传统文化。二是举办宁都民俗文化、红色文化、客家文化展览,让的人特别是广大青少年了解家乡文化,热爱家乡文化,如石上镇。三是开展老师带徒授艺活动,抓好业余文化团体和民间艺人的培养工作。
一是完成了中央红军第一部无线电侦察台旧址修复。3月8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一部无线电侦察台旧址在宁都县小布镇赤坎村修复揭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首长,总参谋部三部首长,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部长弘强,省军区司令员彭水根,潘玉兰、陈春明、王俊杰、程关怀等领导出席竣工典礼并揭牌。今年,旧址已接待大型旅游团4次300人。二是继续抓好反“围剿”战争为主题的红色文化品牌建设。继续抓好中央苏区反“围剿”战争纪念馆建设,认真做好革命历史文物的搜集、整理,做好相关历史传说、故事的收集和整理,积极倡导、牵头召开中央苏区反“围剿”战争理论研讨会,研讨会已经市委同意,报中央相关部门审批。三是继续抓好客家千年古村田埠东龙的旅游开发。东龙村今年列入全县新农村建设点,县乡组织力量,经过两个月
的集中整治,拆除了影响整体美观的猪牛栏和厕所,并聘请专家设计村庄整体规划,县财政继续投入200万元,对古建筑进行整体性抢救性维修。继续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力争通过招商引资实现旅游开发。
一是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我县走“文化揽客”新路,重点推进古村旧址的规划开发和民俗文化的挖掘整理。先后投资兴建和维修宁都反“围剿”纪念馆、“宁都起义”总指挥部旧址、苏区中央局“宁都会议”旧址、中央红军第一部无线电侦察台旧址。西晋佛教圣地青莲古刹动工扩建。国家森林公园道教第三xx福地翠微峰旅游开发工作,在搁浅多年后今年经友好协商,投资方已重新确定投资2亿元,并已启动锦绣湖开发项目。建设三年的县影剧院、青少年中心已竣工,下半年可以投入使用。二是发展特色演出业。重组了宁都采茶歌舞剧团,招聘14位演员,并逐步输送到专业院校深造、进修、培训,为采茶歌舞培养一批编剧、器乐、演职人员。大力支持农民剧团发展,全县36个农民业余剧团争奇斗艳,其中卫东文宣队在农村“三项文化活动”的支持下,重新焕发生机,今年还召开了纪念卫东文宣队建队40周年座谈会,黄石中村傩舞、洛口南云竹篙火龙等群众文艺团体也有新人加入,基本解除了无人继承的担忧。三是发展特色文化旅游产品。组织剪纸、纸扎、灯彩、笼灯、书画、奇石、根雕、傩面具、陶玩具、竹编、黄石砚等宁都特色文化产品对接市场,发展特色文化旅游产品。今年出版的剪纸作品《魅力宁都》,成为宁都旅游文化代表产品。
今年上半年我县宣传思想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先进县市相比,与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明需求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一是外宣工作还处在落后位置,与宁都的大县地位不相称;二是信息工作还跟不上工作要求,总结推广的经验不多;三是虽然对红色文化,客家文化有所挖掘利用,但尚未形成文化产业,文化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还很小。这些问题,已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决心采取有效措施,在以后工作中加以解决。
下半年,我们将着重抓好以下工作:
按照“文化兴县”战略要求,建立文化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和统计指标体系,建设系列宣传文化工作制度。
2、认真做好中央苏区反“围剿”战争理论研讨会。
3、精心组织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系列宣传庆祝活动。
4、认真抓好“继续解放思想,推动科学发展”主题教育活动。
5、认真做好“10 1”系列感动宁都人物评选,加大典型宣传力度。
6、继续抓好省级卫生城市创建工作,确保通过省里考核验收。
7、继续抓好中央苏区反“围剿”战争纪念馆建设和东龙村对外宣传招商开发工作。
8、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繁荣歌舞娱乐、健身休闲服务等文化市场。
9、组织好道德模范人物先进事迹巡回演讲活动。